古迹活化文创产业与美学反身性—淡水‘香草街屋’与重建街创意集.PDF

古迹活化文创产业与美学反身性—淡水‘香草街屋’与重建街创意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迹活化文创产业与美学反身性—淡水‘香草街屋’与重建街创意集

博物館學季刊,30(2) :33-61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6年4月 古蹟活化、文創產業與美學反身性 —淡水「香草街屋」與重建街創意市集 文化保存運動個案 1 摘要 以文化資產做為創意產業的論述基礎,為臺灣文創產業國家政策推動 的一環。但文化資產與文創產業的關連究竟為何,在實務、學理、概念與 方法論之間,尚待梳理。古蹟空間活化已為國內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取 徑,且多依托於文創產業做為主要活化模式。 文創產業的核心意念在於產業生產模式與內容的改變,提供在地就業 機會,具有引入觀光活動、活化在地經濟的意涵,與古蹟及歷史街區保存 欲導向的地方活化與主體認同建構有類似的軌跡,差異在於引動在地的主 體認同抑或以觀光客引入兩者的優先順序,這也是論析文化資產活化是創 造古蹟的當代性價值,或者僅具商業利潤的文創化思考關鍵,這兩股作用 力與操作軸線及策略運用,來自於作用者的施為與論述實踐的介入。 本研究以美學反身性的概念切入,以淡水重建街「香草街屋」做為觀 — 察與分析的核心,探討淡水第一街 重建街面臨拓寬的空間危機時 ,如 何運用「香草街屋」的古蹟文化資產角色,與重建街創意市集的文創策 略,論述淡水老街的空間歷程,以重建街創意聚落的形塑過程,重新想像 歷史街區與文創產業間可能的新關係。 關鍵詞:美學反身性、文化資產、文創產業、「香草街屋」、淡水重建街、 古蹟活化 前言 實務陸續面臨的幾項主要困境包括:私人 產權與古蹟指定之間的緊張;因都市開 1982 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 發,使國內土地與房地產市場交換價值凌 稱《文資法》)制定以降,國內古蹟保存 駕於文化資產的使用價值;過往多以凍結 1 E-mail: ning@.tw 33 博物館學季刊 30(2) 式方式執行古蹟維護工作,較難召喚市民 更深入地認識淡水在地歷史,及其日後發 感受。文化資產保存與歷史教育脫鉤,古 展的可能願景,更引入年輕人關心在地的 蹟保存工作難以促進社群認同。早期推 文化資產。2015 年 11 月,宣告當初土地 動活化再利用的方向多引導為藝文空間使 被徵收的私人地主申請土地發回成功,重 用,遠離一般市民生活經驗與美學感受。 建街拓寬危機暫時解除。這些年來,究竟 政府經費不足,文化事務推動更受侷限, 經歷何種與社會持續溝通與對話過程,讓 常見文化資產因閒置荒廢終致毀壞等。另 原本僵固、缺乏彈性,且昧於時勢變遷的 一方面,現行《文資法》中第17 條對「暫 都市計畫能有轉向的機會,創造出讓歷史 定古蹟」的保護2 ,以及第30 、31 、32 街區與文化資產有機會永續發展的個案經 條3 對於都市計畫、工程開發與古蹟之間 驗模式,成為本文欲探究的第一個起點。 產生競合時,一定程度的古蹟優先的條文 「香草街屋」為2009 年 1 月指定的 精神,使得透過訴求古蹟指定審查的文化 新北市市定古蹟。「香草街屋」建築為一 資產搶救模式,成為國內推動文化資產保 棟超過80 年屋齡的紅磚建築,室內空間 存維護時的常見樣態。 約莫 14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