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艺术学院
宁波·王澍作品专题考察——10项代表作有4项在宁波
HYPERLINK /htm/2012/0716/132766_6.html /htm/2012/0716/132766_6.html
王澍
1963年生1985年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学士1988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5年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1997年 在杭州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2012年,荣获建筑学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人士。
主要作品:2000年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2005年 宁波当代美术馆2004年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2007年落成。2005年 宁波五散房(获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
2006年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瓷屋”茶室2006年 瓦园(2006年第10届 HYPERLINK /search?word=%E5%A8%81%E5%B0%BC%E6%96%AF%E5%8F%8C%E5%B9%B4%E5%B1%95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07年 杭州“钱江时代-垂直院宅” (2009年 HYPERLINK /search?word=%E6%B3%95%E5%9B%BD%E5%BB%BA%E7%AD%9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法国建筑学会 “全球 HYPERLINK /search?word=%E5%8F%AF%E6%8C%81%E7%BB%AD%E5%BB%BA%E7%AD%91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可持续建筑奖”提名)2008年 宁波博物馆2009年 杭州南宋御街博物馆
2009年 宁波慈城古建保护(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2010年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之宁波滕头馆2010年 衰朽的穹隆(The decay of Dome,威尼斯双年展之第十二届国际建筑展参展作品)
《建筑作为一种抵抗——王澍/业余建筑工作室及其中国乡土传统重建》 (Architecture as Resistance)从1980年代末,王澍即开始了其新建筑的建造探索,兴趣在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建筑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先锋建筑中诗意的转化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1997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业余的建筑”作为一种观念的提出,是以独立的姿态,面对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城乡的巨变,面对专业建筑学不思考状态的批判。工作室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是否有可能从中国乡土建筑传统中找到更有智慧的建造方式,破解城市急速发展与乡土建筑沿存的僵局?面对社会变化中不断翻新的功能混合方式,建筑是否有可能更具弹性,参与新的价值观的塑造?传统中与自然密切接触混合的生活方式,大量使用自然材料的建造方式是否仍能复活?面对大量乡土建筑被毁的状况,如何借鉴中国乡土建筑“循环建造”的传统,在大规模的新建筑中使用回收材料,节约资源?如何在现代化的追求中,重新看待手工建造的价值?如何根据气候条件,寻找低造价的节能建筑方式?如何在当代中国现实中,重塑乡土的文化身份?城市化是否是唯一的发展出路?中国特有的发展压力使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回答。
一个用户眼中的\王澍建造: HYPERLINK /note/268292127/ /note/268292127/
王澍不值得学习 HYPERLINK /group/topic /group/topic
王澍作品、视频 HYPERLINK /renwu/detail504.html /renwu/detail504.html
本次考察主要作品:
宁波当代美术馆:宁波市人民路122号
五散房: 宁波鄞州公园内
宁波历史博物馆:宁波市郑州区首南中路 1000 号
宁波慈城古建群: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宁波当代美术馆
由宁波航运大楼改建的宁波美术馆。在长宽各4米、高1米的红砖展台上,六只模型演绎着整个设计的过程。而看上去,这些美术馆的木制模型比老的航运大楼更像航运楼,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码头,不是被抹去,而是被强化了。在王澍看来,码头是宁波这座港口城市最有活力的东西,体现着城市生活的延续性。如果说现代建筑主要还是一种雕塑的思维方式,那宁波美术馆偏重空间和场所的思考则明显地具有了后现代的意味。
?
王澍:宁波美术馆设计手记
HYPERLINK /group/topic/5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