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记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鹤楼记教案

黄鹤楼记教案    黄鹤楼记教案(一)    教学目标: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翻译全文。感受黄鹤楼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感受黄鹤楼的“美”。    教学难点:某些词语、句子的含义;发挥想象,感受黄鹤楼的“美”。   教学方法:因难度较大,以老师串讲为主,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品味。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的延伸: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历史上人们将修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非因为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有关黄鹤楼的文章,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我们学的《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   自由阅读,读准字音。   隅 费祎 憩 巃蓯 闼 窥   因本文翻译难度较大,所以以教师讲解为主。   强调需要注意的词语:   隅:角落。 登仙,成仙。 驾:乘、骑。 憩:休息。   以名楼: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 名,动词,命名。   《神仙》之传:即《神仙传》。 《述异》之志:即《述异志》。   (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赋”这种文体每句多用四字、六字,并且对仗工整。)   “耸构”“高标”“巍峨”“巃蓯”意思相同,都指高大雄伟的样子。   (这是“赋”中铺陈的写法。)   倚:靠着。 重檐:两层屋檐。 翼:古代建筑的飞檐。   闼:门。 霞敞:高敞。 井邑:城乡。 形胜:山川胜迹。 最:最好的事物。   全文翻译略。   请学生再次通读全文,找出翻译上仍有困难的地方。   理清课文层次。   明确: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和译文。   板书设计: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一定会有加试的,要么加试阅读,要么加试听力。两者必有其一。也听说有加双试的,实在够倒霉,但是极不常见。一般加试听力的会比较多。此时很多人正在窃喜,那么会不会出现阅读和听力都不加试的情况呢?我只能说中国大陆没有出现过,因为在北美我们曾经听说过有考生是阅读和听力都没有加试,但是在口语部分出现了加试。   第二课时   检查课文朗读。   看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黄鹤楼在你心里的形象吗?   自由发言。   可能有这几点:   1、 黄鹤楼很浪漫,很神秘。   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了望楼:黄鹤楼虽然是—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的记载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任舫的《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   2、 黄鹤楼很高。   “观其耸构巍峨,┄┄俯拍云烟,”从整体到部分,从仰视到俯视,全方位展示它的高。   3、黄鹤楼很美。   五要把“两学一做”落实到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上,引导党员干部以高昂的精神、严实的作风、良好的品格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   “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地位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美”在它的气势,它的精制,稳重中有一丝轻盈,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教师小结:   1、本文内容紧凑,结构严谨。这篇短文介绍黄鹤楼是因为神仙而命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黄鹤楼因“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所以可以“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也正因为这楼高耸入云,云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