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灵宝市金渠金矿区矿脉分布及矿化特征分析
河南省灵宝市金渠金矿区矿脉分布及矿化特征分析
摘#8195;要 金渠金矿区矿脉较多,可分为多个脉组,每一矿脉组分布及矿化特征明显,通过多年来的地质工作,对矿脉组的成矿规律研究,对今后的探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金渠金矿区;矿脉组;分布特征;矿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 T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092-01
金渠金矿区位于老鸦岔复背斜中段北翼,西阴―雷家坡次级向斜南翼和北翼。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华群,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韧、脆性不同深度层次形成的断裂构造发育,矿脉受北东向脆性构造应力轴方向控制,沿应力轴方向发育,受次级张性构造控制,南倾脉矿体走向北西偏转,北倾脉走向北东方向偏转。该组脆性断裂以大湖复合断裂构造F43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弱,且具等间距性(约600 m-700 m)。
矿区矿脉较多,可分为4个矿脉组,自南而北分别为202脉组、16脉组、303脉组和845脉组。各矿脉组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上又相互联系。
1 202脉组
202脉组位于矿区南部,北倾,在四范沟矿区西段的四范沟内出露,北倾延至金渠金矿区;与位于矿区南部区外南倾的小秦岭地区一级矿脉60号脉呈“入”字形相交,脉组与60号脉相交时,被60号脉所截,脉组不穿过60号脉,呈似交非交的况态,伏于60号脉下部,结合其所赋存的构造的规模和其内成矿规模,202号脉应为二级矿脉,其周围与其近于平行的201、203、206、308等矿脉,规模次之,归属于202脉组内的三级矿脉。
202脉组由一组基本平行的矿脉组成,剖面上自上而下依次为308、203、202、201脉,其中以202脉规模最大;矿脉走向290°-310°,北倾,倾角10°-40°,上缓下陡。
矿脉中以202脉规模最大,矿化最好,走向长3#8198;000 m,横贯矿区东西。深部探矿成果:探明有1、2、3、4、5、6号矿体;201脉探明1、2号矿体;203脉查明1、2二个矿体,308脉包括1号一个矿体。
202脉组各矿带之间,自201-308矿脉,垂直间距依次为140 m、95 m、200 m、250 m,且西小东大,即自西向东逐渐撒开。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还有蚀变岩型。
2 16脉组
16脉组地表无露头,为隐伏矿脉,与202脉倾向相反,呈“X”型交。脉组内各矿脉自西向东侧伏,走向上呈“雁行”分布,其控矿构造和成矿规模不如202脉大,属于三级矿脉。该脉组有16 W、205 W、309 W、15 W、310 W、206 W等矿脉,总长4#8198;000 m,分布在1#8198;400 m标高之下,走向与202脉组相同,走向280°-310°,倾向相反,矿脉南倾,倾角20°-50°,上缓下陡。该脉组与202脉组呈“X”形共扼相交,脉组内各矿脉自西向东侧伏。走向上呈“雁行”分布,沿走向和倾向矿体均呈明显尖灭再现。
16号脉组的主要矿脉为16号,矿化好,规模较大。共查明矿体有16-1、16-2、16-3、15-1、15-3、205六个矿体。
3 303脉组
该脉组有303、302、304、305、306矿脉,呈近东西向展布,北倾,位于西阴―雷家坡向斜南翼。303脉为主脉,规模大,矿化较好,先后提交资源储量十余吨。钻孔揭露深部已延至620 m标高。
4 845脉组
该脉组有845、846、871矿脉,出露在矿区北部金渠沟内,位于西阴―雷家坡向斜北冀,走向290°-300°,倾向南,倾角29°-39°。该矿脉组中以845矿脉规模最大,延伸长。在1#8198;500 m标高以上品位较高,向下品位逐渐降低,深部与202脉组相交。
5 矿化特征
各矿脉组矿体分布与矿化特征基本一致。
1)矿体矿化多期次性明显,一般矿区热液成矿分为四期(由于矿体都在深部,几乎不见氧化作用,故表生期略而不计)。
Ⅰ: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脉呈乳白色,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粗粒,金含量低,不成矿。
Ⅱ: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脉,呈白色,微透明,含较多的中―细粒它形黄铁矿,是第一个成矿期,早期生成少量白钨矿。
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脉呈淡灰白色和灰黑色,细粒状,内有中―细粒它形黄铁矿和不均匀分布的方铅矿、黄铜矿等,是金矿主要成矿期。
Ⅳ:碳酸盐―石英阶段:是成矿末期,石英脉白色与含铁白云石等碳酸盐共生。
2)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及钾长石化。
硅化:与四期热液活动都有关,局部石英脉中尚留有晶洞,内有小水晶,硅化的石英呈细脉或浸染状。
黄铁绢英岩化:主要与Ⅱ、Ⅲ 期热液活动关系密切,使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