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魔笛心得体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歌剧魔笛心得体会

歌剧魔笛心得体会   篇一:莫扎特《魔笛》论文   评分:   SHANGHA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题目…………   核心通识课:外国经典音乐   学 院 社区学院   专业(大类)理工   学 号   学生姓名 李昕阳   对莫扎特《魔笛》中帕帕盖诺演唱风格的赏析   摘要:《魔笛》几乎是无法分类的多样化歌剧,几乎运用了当时歌剧的所有风格,如萨拉斯特罗的格鲁克风格,夜后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尤其是捕鸟人帕帕盖诺的演唱不仅含有维也纳风格的民谣调,还含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魔笛》 帕帕盖诺 演唱风格 《魔笛》是一部二幕或四幕歌剧,是莫扎特四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由德语演唱的歌剧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也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它主要是讲述的这么一个故事: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后的宫女所救。夜后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后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让王子起程。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后的丈夫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后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后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在歌剧中,男女主角塔米诺和帕米娜的演唱把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和德意志风格的歌曲曲调巧妙而和谐的融合在   一起。如萨拉斯特罗的格鲁克风格,夜后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尤其是捕鸟人帕帕盖诺的演唱不仅含有维也纳风格的民谣调,还含有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令人印象深刻。   帕帕迪诺一出场给人的形象非常新鲜,披着鸟毛做的花花绿绿的衣服,背着个大鸟笼,手拿一支笛子,吹着口哨。他在第一幕中的著名片段——男中音咏叹调《我是快乐的捕鸟人》,是一首优美爽朗的民族式歌曲,歌词诙谐风趣,音乐活泼欢快,结构精美紧凑,具有浓郁的维也纳民间歌谣风格及意大利喜歌剧的风格,活灵灵地展现了帕帕盖诺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这首咏叹调出现在歌剧第一幕,是帕帕基诺说明自己职业的一首歌。乐曲采用G大调,曲调和谐,速度适中,表现出捕鸟人帕帕基诺乐观活泼的性格,表达一种轻松、愉悦、欢畅的情绪。 《我盼望有个好姑娘》是帕帕基诺在第二幕里唱的一首很有名的歌。这首唱段带有德国民谣的特点,在剧中同萨拉斯特罗和夜后的音乐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这首唱段的曲调欢快活泼,与帕帕基诺的人物性格十分吻合。唱段分A,B两段,而B段小快板的速度与A段行板形成较大的对比,但音乐的基调仍与A段相仿。这首唱段具有跳跃、活泼、欢快等特点,风格接近于德国或奥地利流行的民歌,再一次表达了帕帕基诺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帕帕基诺对于美好爱情的期望。   从帕帕基诺的这几首唱段中,我们能体会到莫扎特还发展了喜歌剧的形式。当初的意大利喜歌剧只有滑稽、杂耍等形式,其音乐特点包括华丽轻快、热闹,有时候还允许有点夸张。莫扎特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喜歌剧方面的特有才能,扩大了作品的题材范围,使喜歌剧表现主题和形式更丰富,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整部歌剧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他为我们呈现出十八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特罗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托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魔笛》基本是无法分类的多样化歌剧,几乎运用了当时歌剧的所有题材,是莫扎特晚年终其一生的杰作。   XX/12/20   篇二:歌剧《魔笛》鉴赏,   歌剧《魔笛》赏析 魔笛 Magic Flute   德文原名 Die Zauberfl?te   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   剧院(Theater auf der Wiede)首次公演。此剧首   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热烈欢迎。可是每次再演,   人望就增高,一星期后莫扎特在写给妻子康丝丹彩   的信中曾表示:“我刚从歌剧院回来,今晚照样爆   满。像咏叹调“知道爱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银   铃的场面,跟往日一样安可了??”   ( 莫扎特 1756-1791)由此可见,当时听众的喜爱跟今天没有什么差别。随后此剧的上演次数是:1791年10月就有24次的记录,次年11月3日演出第 100场,1795年10月22日是第200场。这些记录是由席坎内德所发表的。   后来,此剧又开始了国际性的演出。在柏林的首演是在1794年;在巴黎初次演出是1801年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