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商人组织的概念分析-清史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代商人组织的概念分析-清史研究

2009 年2 月 清史研究 Feb. 2009 第1期 TheQing History Journal No1 清代商人组织的概念分析 以18 19世纪重庆为例 陈亚平 [ ] 行会 这一西方近代学术概念对中国商人组织历史研究具有长期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商人 组织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建构的产物, 反映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特定过程。本文以重庆为中心, 结合巴县档 案等材料, 分析了重庆历史上的 行、帮、会馆、公所 以及神会等不同组织概念的历史内涵, 提 倡在中国文化与社会环境基础上理解和解释中国商人组织的制度变迁问题。 [ ] 重庆 行 帮 会馆 公所 神会 [ ] K249 [ ] [ ] 1002- 8587 (2009) - 01- 0055- 10 Merchant Association as a Conceptual Tool: Chongqings Case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Foralongtime, Guild, thecontemporaryEuropeanacademicconcept, has along-termeffect on the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neseMerchantAssociations, whichwereconstructedonthebasis ofChinesehistory, societyandculture. Thisarticle takesthecaseof Baxian county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Chinese ideas of hang, bang, huiguan, gongsuo and hui, etc. inthe18th and19th centuries thus topromoteabetterunderstandingofthesystematicchanges forChineseMerchant Associations under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of China. 中国商业历史悠久, 商人组织历经变迁, 会存在 Gild, 中国封建社会就必定也有Gild 形态多样, 关于中国传统商人组织的性质判断 的概念逻辑, 忽视了中国与欧洲社会和历史文 是一个讨论已久仍难定论的问题。自 1883 年 化发展的极大差异。本文以重庆为例, 讨论清 麦高温 (JohnMacgowan) 发表 中国的行会及 代商人组织研究的概念问题。 其行规 (ChineseGuild and their Rules) 之后, 康熙二十年 (1681)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 人们一直用 行会 概念来讨论中国历史上的 后, 始着力四川善后, 从战争废墟中恢复和重 建重庆社会秩序, 此后到1912年清朝结束共 商人组织 , 而这个概念恰如邱澎生强调的, 仅仅是学术界的 习用名称, 不仅二十世纪 231年, 中间历经川楚白莲教战争、太平天国 之后的工商业团体不采用 行会 这个名称, 战争等历次重大战乱, 重庆辖境叠被波及, 但 即使传统的工商业团体也不曾用过这个称谓。 重庆城区没有受战争影响。231 年的和平环境 在 学术著作长期自觉不自觉地以欧洲Gild 为重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 为比附对象的影响之下, 传统中国工商业团体 长时段、连续性的稳定发展, 是长江沿江各大 城市中所仅有的特例, 也为我们以重庆为中心 的全貌已经被严重地扭曲。认为欧洲封建社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