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企业家案例-创业人才培养学院-温州大学
创业案例分析
海螺集团由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的成功嫁接
企业名称: 温州海螺集团
姓 名: 黄少伟
日 期: 2012年3月2日
通信地址: 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创业园C03
邮政编码: 325035
电 话:
电子邮件: huangshaowei126@126.com
学 院: 创业人才培养学院
班 级: 09级创业管理班
专 业: 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
学 号: 07112213106
传统产业成功向高新产业的嫁接
——海螺集团企业家邵奇星成功案例
邵奇星,男,现任:温州市海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1959年出生。1984年至1987年连续四年市劳动模范,当选省六、七届人大代表,1992年至1997年连续六年荣获温州市优秀厂长(经理)金鹿奖,并获金鹿最高荣誉奖。1989年,邵奇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还先后荣获温州十优青年,浙江十佳青年厂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新长征突击手,商业部劳模,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厂长。
1982年,温州市制伞厂濒临倒闭,邵奇星同志在此危难之际上任厂长,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将一个刚刚从计划经济桎梏里解脱出来的国有小厂搞得有声有色,效益年年翻番。他率先在全市打破工资等级制,使职工收入与贡献挂钩,企业起死回生,扭亏转盈。1985年兼并了食品三厂,在全市开创成功兼并企业的先例。1992年又兼并了停产三年之久的温州汽水厂。1996年又接管九家商办企业。15年海螺集团先后兼并、接管11家企业,使企业注入改革活力,重新焕发青春。
“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接受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那是永世难忘的记忆。”忆起当年情形,邵奇星至今还是无比激动。温州市海螺制伞厂,便是得益于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才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邵奇星说。温州市海螺制伞厂在邵奇星的带领下,“海螺人”从一把雨伞打天下,发展到今天成为海螺母品牌下拥有血液制品、生物工程、调味品、晴雨伞四个行业的领跑者;”海螺”先后投入1个多亿引进先进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年产值从原来的几百万元发展到如今的3个多亿……
继”海螺”成为“晴雨伞”、“放心酱油醋”的大众首选品牌后,“人血白蛋白”、“植酸酶”、“指纹锁”等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在温州海螺集团有限公司相继出现。从一把雨伞打天下到五轮驱动齐头并进,实现了两大传统优势产品、三大高新技术产品的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的飞跃!为之掌舵的正是董事长兼总经理邵奇星。
贯穿“海螺”三十年飞跃的是,邵奇星在“一手抓传统产业调整、一手抓高新技术提升”中的坚守与开拓。因为坚守,邵奇星先后在对数十家企业实现兼并接管中“抽丝剥茧”,培育形成晴雨伞、酱油醋两大优势产业;因为开拓,邵奇星创新发展模式,“注入”高新、“脱胎”传统,加快实现“凤凰涅槃”。
探寻和回望之中,邵奇星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不断追求创新,或许可为当下众多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温州企业,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快鱼吃慢鱼:27年兼并接管10多家企业
1982年,连年亏损、濒临“咽气”的温州市制伞厂却在这一年起死回生、重焕生机。为之扭转乾坤的,就是刚被职工推选为厂长、年仅24岁的邵奇星。正当人们还懵懂于改革为何物之时,这位年轻厂长,在全市率先打破工资等级制度,实行计件工资制和内部银行结算,效仿农村承包到户的思路、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将职工收入与贡献挂钩,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弊病,促使工厂当年即扭亏转盈。这一独具意义的改革之举,要比始于1984年才在全国铺开的城市改革,整整提早了两年。为此,邵奇星两度受邀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连续当选第六、七、八届省人大代表,随后更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厂长”等诸多桂冠。“当时的全国劳模评选,是改革开放后的首届,我在人民大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