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概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兴概况

宜兴市概况 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 年)建县,改荆邑为阳羡县。 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 年),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 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隋开皇九年(589 年),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清雍正四年(1726 年)分为宜兴、荆溪 二县。民国元年(1912 年)荆溪县撤销,并入宜兴县。1949 年6 月至1953 年1 月属常州 专区,1953 年1 月至1956 年2 月属苏州专区,1956 年2 月至1983 年3 月属镇江专区(1967 年3 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 年3 月起属无锡市,1988 年1 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 级市)。 宜兴市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 临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与武进相傍。全市总面积1996.6 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 242.29 平方千米)。城市化率 61.82%。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 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 米;东部为太湖渎区,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北 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是宜兴粮油主要产地。宜兴已探明的矿种有石灰岩、大 理岩、石英砂岩、煤、泥炭等27 种。 宜兴有山有水,物产丰富。蜀山独有的陶土是制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所产陶器驰名 中外,享有“陶都”美誉。和桥豆腐干咸而不齁;清廷供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腻;杨巷葱油 饼香酥可口、甜咸适中;官林荤油糕香、甜、软,回味无穷;高塍猪婆肉味香皮沙,口味独 特;太湖“三鲜”白鱼、白虾、银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渎区百合被誉为“太湖之参”; 丘陵山区盛产板栗、毛竹、竹笋、杨梅和多种名特优茶,“阳羡紫笋”茶唐朝时就定为贡茶; 2008 年,宜兴市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共14 个),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市)。宜兴毛笋肉质肥厚,色泽黄亮,与黄豆同煮,成为江南名菜、下酒佳品;张渚大白 果种核大,苦味少,糯性好,口味清新,润喉养肺;野生菌类雁来蕈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滆湖螃蟹蟹壳泛青,腹部洁白,肉质饱满,蟹肉肥、香、鲜;宜兴乌米饭香糯可口,具有明 目、乌发等功效。 宜兴陶瓷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丁蜀等地发掘出各种商 周时期的古陶器皿及残片。2002 年,新街骆驼墩出土马家浜文化时期陶器。丁蜀前墅的明 代龙窑是全国唯一迄今仍在使用的古龙窑。骆驼墩遗址和古窑址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紫砂、精陶、均陶、青瓷、美彩陶被誉为陶瓷 “五朵金花”。特别是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泥 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明代供春的 “供春”壶、时大彬的 “三足如意” 壶、项圣思的 “圣陶杯”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分别珍藏于国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和南京博 物馆。宜兴陶器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紫砂作品在国际、国内屡屡获奖,有些作品还被作 为国家国际交往的礼物。宜兴自1988 年至1998 年,每两年举办一次 “陶瓷艺术节”,以陶 为媒,招商引资,推动宜兴经济发展。宜兴陶艺家数次赴中国台湾、赴美国,以艺会友,促 进文化交流。全市上规模的陶瓷企业有20 多个,民间陶艺作坊1000 多个,从业人员3 万多 人。全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 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9 人,省工艺美术大师 39 人,省陶 瓷艺术大师 33 人,省工艺美术名人23 人,省陶瓷艺术名人 41 人(部分人获2 个及以上称 号)。有陶瓷工艺美术专业职称的4239 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86 人、高级工艺美术 师67 人。宜兴(紫砂)是被省经贸委授予的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 宜兴是全国闻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南部 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已发现的80 多个,开发开放的5 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 1934 年就对外开放。有国家AAAA 级风景区6 个。善卷洞风景区及周围诸多 “梁祝”遗迹更为 吸引游人;玉女潭巨石环绕,一汪凝碧,常年不涸;蜀山东坡书院和闸口天远堂的西府海棠 为苏东坡创建和手植;宜城有纪念 “阳羡第一人物”周处的周王庙、太平天国辅王府、徐悲 鸿纪念馆等人文景点。近年,注意保护自然风貌,开发生态旅游,并利用城边丘陵山地和氿 滨水面,建成龙背山森林公园、宜园、洑溪河公园、湿地公园、东氿公园等生态公园,一个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山水旅游城市渐已形成。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