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衣康酸简介
1.1.1发酵法生产衣康酸发展历史
衣康酸(1taconic
acid)又称为甲叉丁二酸、亚甲基琥珀酸,早在1836年由
Baup蒸馏分解柠檬酸得到。这是最早的通过化学法制备衣康酸。而通过微生物
生产衣康酸是在1929年,由日本学者木下广野在一种嗜高渗透压的霉菌培养物
了有关衣康酸发酵的研究情况【21,1939年,Calam,C.T,等人发现土曲霉
(Asp.terreus)也具有利用糖类生产衣康酸的能力,并系统地研究了以葡萄糖为
原料,土曲霉发酵生产衣康酸的过程131。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化学工业的
发展,衣康酸的用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45年,Lockwood等人分离获得了
256),随后,又
一支适合于表面培养生产衣康酸的土曲霉菌株256(Asp.terreus
分离获得了一支既适合表面培养又适合深层培养生产衣康酸的土曲霉菌种
NRRLl960),衣康酸对糖的转化率达到耗糖的47.3%I铀J。
NRRLl960(Asp.terreus
由于深层发酵更具有竞争力,后来人们将研究重点着眼于衣康酸深层发酵工艺。
Pfizer在1948年报道了以蔗糖为原料的衣康酸深层发酵,发酵两周,衣康酸转
菌种在20L规模发酵罐中衣康酸的发酵结果,以起始浓度609/L的葡萄糖为原
在2.2m3发酵罐中开始小规模试产衣康酸,发酵生产率为32.4g/L,转化率为
45%t蚋。在1955年,Pfizer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以蔗糖为原料发酵法生产衣
康酸的生产线【9l。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批学者在对选育衣康酸发酵的优
良菌种和影响衣康酸发酵因素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10,IIJ。另外,对衣康酸发酵的
代谢机理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2。141,有力的推动了发酵法生产衣康酸的研究进
程。到20世纪80年代,衣康酸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更多的微生物,如假
第一章绪论
丝酵母、黑曲霉等被发现也能够产生衣康酸。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
除了对衣康酸发酵微生物、生产原料、生物合成机理深入研究外,还开始研究
探讨固定化连续发酵技术生产衣康酸,如Horitsu等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土曲
霉生产衣康酸,在连续发酵柱中产生速率为60
mg/h[15l:H.Kautola等以海藻酸
应器中发酵两周以上,葡萄糖的容积产率为1.2g(/L.h)‘16l。
我国对于衣康酸发酵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但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
Lu663产酸及转化率都较
年代才在云南开始试生产,但由于使用菌种Asp.terreus
低,加之人们对衣康酸的腐蚀性认识不足,造成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成本高、
质量不稳定等,难以维持生产。
衣康酸的生产除了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法合成来获
得,但与微生物发酵法相比,化学法成本过高。目前国内外大多以发酵法生产
衣康酸。
1.2衣康酸的分子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1.2.1衣康酸的分子结构
衣康酸是一种不饱和二元酸,分子式为C5H604,分子量为130.1,结构式为
H2C==C—t00H
l
H2C_一C00H
1.2.2衣康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纯衣康酸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结晶,晶体呈八面体或正交双锥形,结晶产品
不易吸潮,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结块,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升华。其物理化学
性质见表1.1
2
第一章绪论
衣康酸易溶于水,在水及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见图1.1和表1.2
图1.1衣康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Theitaconicacid ofdisso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