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7-教材过关二
(含答案解析)
板块一 教材过关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以”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忽魂悸以魄动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介词、连词。题干和B项中“以”是介词,表工具、方式,可译为“用……”。A.连词,表目的,可译为“以便”“来”“用来”。C.介词,表原因,因为。D.连词,表并列,而、又。
答案:B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rc\ (\a\vs4\al\co1(①燕王欲结于君,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eq \b\lc\{\rc\ (\a\vs4\al\co1(①良曰:“长于臣。”,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eq \b\lc\{\rc\ (\a\vs4\al\co1(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eq \b\lc\{\rc\ (\a\vs4\al\co1(①君幸于赵王,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介词。D.①表被动/②表范围,在。A.介词,表对象,跟、同。B.介词,表比较,比。C.介词,表对象,对、对于。
答案:D
3.对下列句子中“乎”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介词、助词。乎:①②介词,相当于“于”。③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④用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
答案:B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B.欲因此时降武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介词、副词。题干中的“因”为副词,有“于是”“就”的意思,A项与之相同。B.介词,趁着。C.介词,依靠,凭借。D.介词,通过,经由。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的“乃”相同的一项是( )
A.衡乃诡对而出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D.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副词。题干中的“乃”为副词,表意外或转折,竟然,却。B项与之相同。A.副词,表承接,于是,就。C.动词,表判断,是,原来是。D.副词,表条件,才。
答案: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rc\ (\a\vs4\al\co1(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eq \b\lc\{\rc\ (\a\vs4\al\co1(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eq \b\lc\{\rc\ (\a\vs4\al\co1(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②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D.eq \b\lc\{\rc\ (\a\vs4\al\co1(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连词、介词、兼词。D.则:连词,表顺承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那么”。A.为:①介词,替/②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慨,可译为“啊”。B.焉:①句尾语气词/②兼词,相当于“于此”。C.与:①动词,给/②连词,表并列,和、跟。
答案: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rc\ (\a\vs4\al\co1(①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②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B.eq \b\lc\{\rc\ (\a\vs4\al\co1(①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eq \b\lc\{\rc\ (\a\vs4\al\co1(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eq \b\lc\{\rc\ (\a\vs4\al\co1(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②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助词、代词、连词。D.其:代词,可译为“他(们)的”。A.所:助词。①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②与“为”呼应,构成固定结构,表示被动。B.若:①代词,你、你们/②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C.者:助词。①用在形容词之后,构成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高考物理电磁专题测试卷和答案.doc
- 高考模拟试卷精选.doc
- 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物理试题.doc
- 《高考对联》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_第二部分_专题十六_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课件_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_第四部分_专题三十二_打造亮点课件_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201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_第四部分_专题三十一_作文升格课件_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_第二部分_专题十八_分析综合课件_新人教版.ppt
- 2011高考语文(人教新课标版)一轮复习:教.ppt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会昌中学第四次高三语文周考(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7-教材过关一(含答案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9-关键字书写(含答案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0-2-现代文阅读(二)(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0-现代文阅读(一)(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1-情节结构(含答案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2-分析结构,概括主题(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答案).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4-新闻(含答案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6-古文翻译(含答案解析).doc
- 2015届高考语文热点题型训练:17-古文阅读(含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