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根源-云南大学学报.PDF

论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根源-云南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根源-云南大学学报

文学艺术                                 论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 轨迹及其时代根源 谢 琰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关键词:爱情诗;唐宋之际;演变;根源 摘 要:本文以乐府体、艳体、杂体三类爱情诗为主要线索,完整地描述了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 变轨迹,并尝试对其时代根源作出阐释。通过梳理,笔者以为,晚唐爱情诗重表象、重心理,浓墨重 彩地描写情人;而北宋爱情诗则轻描淡写地叙述轶事,并且把情思都托付给了爱情词。爱情诗演变的 根本原因是士人的官僚化,而直接原因则是诗词分工的定型。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10)02-0070-07   晚唐是继先秦、六朝之后的第三个爱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爱情的内涵与外延。 情诗高峰时期,而宋代却可谓是爱情诗的 学界在以往探讨爱情诗时,过于强调精神 “荒漠”。钱钟书先生说:“爱情,尤其是在 性和平等性,往往把纯粹表达欲望甚至玩 封建礼教眼开眼闭的监视之下那种公然走 弄女性的作品排除在外。这样做的结果, 私的爱情,从古体诗里差不多全部撤退到 一方面虽然遴选出了一些晶莹剔透的爱情 近体诗里,又从近体诗里大部分迁移到词 诗的精品,但另一方面也舍弃了一大批能 里。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 够反映古人真实爱情观的作品。以唐宋之 [1](序P7~8) 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 这一论 际而论,其时歌妓和商业文化均达到了前 断,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此外,晚唐李 所未有的繁盛,各种艳遇和宴饮充斥在诗 商隐、杜牧、韩翭的爱情诗,以及北宋晏 人周围,爱情的对象和表现形式都变得十 几道、柳永、秦观等人的爱情词,更一直 分驳杂。与此对比鲜明的是,似乎只有极 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可以说,针对晚 少数诗人会在悼亡以外的场合表达对妻子 唐爱情诗的个案研究,已经做得很充分了; 的爱情,妻子的形象通常被淹没在亲情的 而晚唐爱情诗 “撤退”、“迁移”的目的地 图景中。因此,本文对爱情的界定作了一 也即北宋爱情词的研究,也同样硕果累累; 些变通:就内涵而言,在没有平等可言的 唯独对于在唐宋之际的过渡时期内,爱情 中古社会,爱情在本质上就是男性对女性 诗如何以及为何盛极而衰,却一直没有得 的态度。就外延而言,爱情不仅包括实践 到比较完整的描述和阐释。本文的研究目 和追忆,还包括观想和幻想;不仅包括痴 标,就是在前人的宏观论断与个案研究的 情,还包括假意;不仅包括个人情绪,还 基础上,试图展开对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 包括群体风气。从这个宽泛的概念界定出 变轨迹及其时代根源的专题探讨。 发去审视那些严格意义上的爱情诗,我们 收稿日期:2009-12-01 作者简介:谢琰,男,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70· 文学艺术 论唐宋之际爱情诗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根源 就会发现,很多曾经被剔除掉的 “糟粕”, “玉堂花院小枝红,绿窗一片春光晓。玉容 其实是 “菁华”赖以生存的土壤。 惊觉浓睡醒,圆蟾挂出妆台表。金盘解下 本文把唐宋之际的爱情诗分为五类:悼 丛鬟碎,三尺巫云绾朝翠。皓指高低寸黛 亡诗、传奇体、乐府体、艳体、杂体。其 愁,水精梳滑参差坠。须臾拢掠蝉鬓生, 中,悼亡诗零散而率性,要么质木敷衍,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