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林木种子催芽处理
浅述林木种子催芽处理
摘要林木种子催芽处理就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林木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和通气等条件下解除休眠,提早发芽,播后种子出土快,出苗整齐,缩短出苗期,提高场圃发芽率。因此,种子催芽直接关系到播种育苗的成败,是苗木速生丰产的前提。
关键词林木;种子;催芽;处理
中图分类号S7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44-01
林木种子催芽处理可提早发芽,播后种子出土快,出苗整齐,缩短出苗期,提高场圃发芽率。因此,种子催芽直接关系到播种育苗的成败,是苗木速生丰产的前提。
1相关概念的解读
1)休眠:凡是具有发芽力的种子,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而使种子一时处于不能发芽的状态叫做休眠。种子休眠有两种情况,即被迫休眠和长期休眠。
2)被迫休眠:有的种子成熟后由于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而处于休眠状态。如果给予适当的发芽条件,就能很快发芽。这类休眠叫被迫休眠或短期休眠,如落叶松、油松、赤松、樟子松、云杉、冷杉、杨树、柳树、榆树、桦树、花曲柳等。
3)长期休眠:有的林木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定的发芽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一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或者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发芽。这类休眠属长期休眠或深休眠、生理休眠,如红松、水曲柳、椴树、黄檗、银杏、山里红、卫矛、皂角、元宝槭、刺槐、沙枣等。
2影响种子发芽的原因
1)内因有:种皮的结构、种胚发育不完全、含有抑制物质等。
2)外因有:水分、温度、空气(氧气)、光等。
3种子催芽的方法
3.1长期休眠种子的催芽方法
3.1.1越冬埋藏法
越冬埋藏法也叫露天埋藏法:适用于长期休眠的种子催芽,具体方法是选择地势高、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在土壤结冻前挖好埋藏窖。深1.2―1.5米,宽1.0―1.2米,长似种子多少而定。窖底中间挖一道深、宽各25厘米的渗水沟,填以卵石。窖底铺10―20厘米厚的湿沙或鹅卵石,上铺席子。将经过水选、消毒的种子用水浸泡7天,每天搅拌和换水。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与2―3倍细沙(用手撰成团,但不溢水)拌匀下窖,或一层种子一层湿沙,种沙厚度不超过1米。上面再铺20厘米厚的沙子与地面平,上填土堆成1米高的土丘。窖内每隔1―2米设一个通气孔,可在通气孔内放入温度计,在窖的周围挖小沟,以利于排水和防动物危害。竖年春天播种前2―3周将种子从窖中取出,筛选后放在通风好、阳光足的地方晾晒,每天翻动,少量喷水保持湿润,当有50%种子咧嘴时即可播种。
3.1.2温床催芽法
有的种子调入的较晚,又急于播种,可采用温床快速催芽法。播种前40天左右,将经过选种和消毒的种子用45℃的温水浸泡,并充分搅动,使温度降到10―20℃,每隔1―2天换一次水,一直浸泡7―10天。捞出与2―3倍湿沙混拌均匀,放入背风向阳的土温床内(挖深0.3米,宽1.0―1.2米,长似种子多少而定的长方形池,四周向上用木板或席子围上,池底铺一层砖,上面铺席子,盖上塑料薄膜,每天傍晚用草帘盖上,以利保湿,日出后揭去席子增温。每日上下反动1―2次,当50%种子咧嘴时即可播种。
3.1.3变温催芽法
这种方法也适于调种较晚,亟待播种的情况下而采用。将经过选和消毒的种子用45℃温水浸泡6―7天,每天换一次水,对种皮含油脂的种子,可在水中加入1%的面碱或3―5%的细草木灰,起脱脂作用。将浸好的种子与2―3倍湿沙拌匀,放在火炕上或室内架好的木板上摊平,厚度20―30厘米,然后进行变温处理。
高温处理时,室内温度保持在30―35℃,种沙内温度控制在20―25℃,每6―8小时上下反动一次,边翻边浇温水,保持适度,经过30―35天,有50%的种胚变成淡黄色时转入低温处理。
低温处理时,种沙温度控制在0―5℃,湿度在60%左右,每天翻动2―3次。经20天左右,移到室外背风向阳处晾晒,每天翻动2―3次,勤浇温水,保湿润。夜间用草帘盖上,一周左右种胚由淡黄色变为绿色,大部分种子开始咧嘴即可播种。
3.2被迫休眠种子的催芽方法
3.2.1混雪埋藏法
适用于冬季积雪多而稳定的东北地区。在土壤结冻前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埋藏坑,坑的深和宽各50厘米左右,长度似种子数量而定。降雪不融化时进行埋藏。坑底先铺草帘和席子,在铺10厘米厚的雪(或碎冰),然后把种子和雪(或冰)1:3混拌均匀后堆放坑内,上覆盖10―20厘米厚的雪(或碎冰)高出地面成丘状,最后再盖几层草帘或成捆的草,踏实盖严。播前一周撤出覆盖物,在温暖的中午翻倒2―3次,坑内雪融化后,清水冲洗,每天浇水、翻动,3―5天约有1/3以上种子咧嘴即可播种。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