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和16例常用处方.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完美格式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腹针疗法及16例常用处方 腹针神龟图 腹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 原理: 原理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其精华是以腹部的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的许多重要的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气血向全身输布,也是审察症候,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此其治疗内脏疾病和慢性全身疾病疗效显优势。 其治疗体系为以腹部的肚脐为中心进行调控,因为人在出生前,脐带是维系生命的纽带,人体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依赖于脐带的输送。腹部又是五脏六腑会聚的地方,所以采取腹部穴位治疗可调整全身的经络,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特点: 1. 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理论) 2. 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 3. 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 4. 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成为腹针疗法一大特色,患者乐于接受 5. 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 治疗范围: 该疗法治疗范围广,涉及病症多,过敏性鼻炎、痛风、哮喘、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抑郁症、耳鸣、耳聋、胆囊炎、胰腺炎、中风后遗症、黄褐斑、青春痘、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帕金森、肥胖症、阳痿、胃肠疾患、肠易激综合征、长期便秘、反复口腔溃疡、儿童假性近视、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疾患、颈腰椎膝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绝大多数疼痛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针具: 腹针针具根据针具的不同直径分为A、B、C三类,分别为Φ0.22mm、Φ0.20mm、Φ0.18mm; 每类中又根据针具的不同长度分为I型、II型、III型,分别为50mm、40mm、30mm。 基本技术: 腹针取穴方法 1、腹部分寸的标定: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 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腹针的取穴方法 1、腹部分寸的标定: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 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腹针的针刺方法 1、针刺手法 进针时应避开神经、血管,根据处方的要求,按照顺序进行针刺。 (1)进针 准确度量,确定穴位后,采用套管针,快速弹入皮下。 针刺深度:浅刺—皮下;中刺—脂肪层;深刺—肌层。 (2)行针 ①缓慢捻转不提插1-2分钟 ②轻捻转慢提插1-2分钟 (3)出针 留针30分钟后出针,出针时按照进针顺序缓慢捻转出针。 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2、孕妇。 3、急腹症。 4、腹部肿瘤。 5、针刺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患者。 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对腹针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饭后半小时后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应空排大、小便。 3、天气寒冷时针刺完成后,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腹针常用基本处方: 是腹针治疗用以调理脏腑机能、疏通经络、清热解毒和治疗各部位疾病非常有效的基本处方。也是腹针治疗各种常见病中的难治病、慢性病以至疑难病症的基本处方。 二十四个穴 中脘(脐上4寸), 下脘(脐上2寸), 水分(脐上1寸), 神阙(脐中), 气海(脐下1.5寸), 关元(脐下3寸), 中极(脐下4寸), 商曲(脐上2寸,旁0.5寸), 石关(脐上3寸,旁开0.5寸), 阴都(脐上4寸,旁开0.5寸), 气穴(脐下3寸,旁开0.5寸), 滑肉门(脐上1寸,旁开2寸), 天枢(脐旁2寸), 外陵(脐下1寸,旁开2寸), 大巨(脐下2寸,旁开2寸), 水道(脐下3寸,旁开2寸), 大横(脐旁4寸), 气旁(脐下1.5寸,旁开0.5寸), 上风湿点(脐上1.5寸,旁开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