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乐高考音乐史考那本书
音乐高考音乐史考那本书
篇一:中国音乐史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 《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999年版。 2.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3. 《先秦音乐史》,李纯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4. 《溯流探源》,黄翔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5. 《中国乐律学探微》,陈应时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XX年版。 6.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蔡仲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7. 《历代乐志乐律校释》,丘琼荪校释,中华书局,第一分册,1964年版;第二分册,1999年版。 8. 《古乐书佚文辑注》,吉联抗辑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9. 《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 《琴曲集成》(六朝、明、清琴谱),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中华书局,1981年始陆续出版。 11. 《教坊记》,崔令钦著,中华书局,1962年任丰塘笺订本。 12. 《羯鼓录》,南卓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点校本。 13. 《乐府杂录》,段安节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点校本。 14. 《新校正梦溪笔谈》,沈括撰,胡道经校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 15. 《乐书》,陈旸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 17. 《都城纪胜》,耐得翁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武林旧事》,周密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点校本。 19. 《燕乐考源》,林廷堪著,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20.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1. 《顾曲塵谈》,吴梅著,岳麓书社,1998年版。 22. 《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杨荫浏、阴法鲁著,音乐出版社,1957年版。 23. 《敦煌曲初探》,任二北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24. 《唐声诗》,任半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5. 《燕乐探微》,丘琼荪遗著,陈芾辑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6. 《词源疏证》,张炎撰,蔡桢疏证,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27. 《律学新说》,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28. 《律吕新义》,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29. 《中乐寻源》,童裴编著,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30. 《中国佛教经音乐研究》,袁静芳著,慈济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篇二:音乐高考考什么? 什么是音乐统考?音乐高考考什么?广州奥斯卡音乐培训学校告诉你,认真阅读音乐术科考试大纲 广东省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音乐术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术科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音乐术科统考)是面向报考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类专业的考生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组成部分。主要考核或检测考生对音乐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音乐听觉能力、识谱能力、演唱或演奏能力及表现能力;嗓音条件或器乐演奏的生理条件。选拔出具有音乐专业学习潜能、毕业后能从事音乐工作的普通高校音乐类专业合格新生。 二、考试项目 三、考试成绩计算办法 音乐术科统考总分满分300分。 必考项、主考项、副考项各科目均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分,考生音乐术科考试的总分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总分 =(乐理得分×10%+视唱练耳得分×20% +主考项得分×55% + 副考项得分×15%)×3 四、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具体要求见各科目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五、考试须知 (一)笔试 1. 考生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不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2. 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2B铅笔答题,不得使用其他颜色字迹的笔;字迹要工整、清楚;填涂要规范;不得使用涂改液(带)。 (二)面试 1. 以器乐作为主考项的考生,须在规定乐器范围内选择一种乐器参加考试。应试乐器规定为17种,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小号、萨克斯管、古典吉他、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二胡、高胡、古筝、琵琶、阮、竹笛、扬琴、打击乐(以下简称17种规定乐器)。 选择17种规定乐器以外的器乐考生,不能报考“只认可广东省术科统考成绩的招生院校”,可报考“在广东省统考合格基础上校考的院校”。 报考“在广东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