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苏辙的性命之学-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第 期
2010 6
JOURNALOFRENMIN UNIVERSITY OFCHINA No.6 2010
、 “ ”
苏轼 苏辙的 性命之学
叶 平
[ ] , 。
摘要 先秦至汉唐的儒学以论证和实现社会政治制度为主 对于道德性命讲得不多 北宋初期的儒
, , 。
学复兴 主要集中于政治理想层面 也并没有将道德性命之学当做最重要的问题加以研讨 这个问题最初
, , 。
由王安石开启 后来由二程等理学家进行开拓与发挥 使之成为理论焦点 古文运动中的欧阳修一派对于
, 、 。 ,
性命之学采取了回避或反对的态度 苏轼 苏辙的观点在这一派中比较有代表性 他们认为 孔子罕言性
, , 。 、 , , 。
命 性命之学皆后起 不是圣人的遗旨 性命不可见 不易讲 也无益于人事 因此主张不谈性命 但为
, , “ ”,
了反对世人谈性命的风气 他们对这个问题还是多有论述 这就是二苏所谓的 性命之学 其实质是一种
反对侈言性命的思想。
[ ] ; ; ;
关键词 宋儒 苏轼 苏辙 性命之学
[ ] : , ( )
作者简介 叶平 哲学博士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河南开封 475004
, 、 , 为师生的关系对苏轼评价过高, ,
好谈性理本是禅门之习 晋 宋以降 士大夫崇尚 但这段话至少表明 他
, , 。
佛学 因此也好言此道 但儒者谈性仍然是在佛教范畴 认为性命之学也是苏轼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朱熹亦说
。 , “ , ”(《 》
内谈的 到了宋代 王安石等人把古礼中的内圣方面加 苏轼之学 上谈性命 下述政理 朱文公文集 卷三
, , , )。 ( 、 ) 、
以发挥 开创了儒家的性命之学 他们并且引佛入儒 三 在二苏 苏轼 苏辙 的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