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公信力提升途径剖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媒介公信力提升途径剖析

网络媒介公信力提升途径剖析   摘要:目前,网络媒介呈现出一种时效性极强而公信力相对不足的严重状态。本文根据对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探讨了网络媒介公信力的提升途径,认为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仍然有着较大的修复和提高的空间。   关键词:调查报告公信力自身建设受众资源整合      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获得新闻的重要渠道,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铺天盖地的虚假新闻、广告新闻、不良广告以及各种低俗现象也让网络媒介日益失去受众的信任。关于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研究情况,笔者比较和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分别在2003年9月和2005年7月发布的《中国12个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个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椐,对比如表1:   图表显示,认为网络内容多数可靠的人数由2003年的53.7%下降到2005年的48%,仅仅两年之间就下降了将近6个百分点,排除2005年调查有效问卷较2003年少的因素,网络媒介的公信力缺失问题严重存在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通过对调查报告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仍有很大的修复和提高的空间,这就需要通过网络媒介自身的努力、国家社会的有利支持和受众的共同维护,从根源上改变受众对网络信息不信任的心理,使网络媒介更加成熟和完善。      网络媒体自身建设层面      我国新闻传播媒体的网络化进程,虽然认为可以追溯到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电子版的出现,但真正拉开序幕的是1995年中国公用计算机因特网的开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一批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相继出台。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次年又对该规定作了进一步修正。此后有关部委和机构也公布了若干部门规章,对互联网某些专项问题作出规定。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及法规,2000年年底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框架。2000年是我国网络立法最为活跃的一年,仅专门针对网络的立法文件,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达到17件之多,远远超过以往全部网络立法文件的总和。它们的调整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互联网安全、网络著作权纠纷、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电子广告管理、网上新闻发布、网上信息服务、网站名称注册、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教育网站与网校管理、网上经营音像制品、网上证券委托、国际联网保密管理等许多方面。2001年,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中规定了“网络信息传播权”,确立了作品通过网络传播的法律地位。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也于2001年4月3日公布并开始施行。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实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网络媒介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对于网络媒介来说,还需要结合现实社会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法制建设,建立有系统、有层次的网络法律体系,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使其更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指导性。      在逐步运用法律形式来规范网络媒体行为的同时,网络媒介还应对编辑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新闻知识教育以及职业技能训练,注重有媒体从业经验和受过良好新闻教育的专业人才的使用,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采编队伍。同时,加大了对职业的和非职业的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新闻传播知识的普及,开展网络伦理道德自律活动,帮助网民树立崇高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纯洁网络信息的传播,有效遏制网络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以及带有特殊目的的攻击性信息,塑造值得信赖的网络媒介形象,以一种更负责任的态度出现在受众面前。   受众层面   200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与传统的刻板印象不同,非网民比网民更加担心网络内容的可信性,57.5%的网民认为网络信息大多数可靠,而非网民中认为大多数可靠的比例只有49.9%。同时,报告还显示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对其产生正面看法。根据调查项目的主要实行者郭良的解释,网民对互联网的看法与其网龄有很大关系。超过3年者更多地把互联网当作重要的信息来源,利用网络学习和工作,也更相信网络内容的可靠性。而低于3年者则把它当作聊天或玩游戏的工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网民的数量增多,那么认为网络媒介可信的人数比例就会增大,当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重要的一部分时,人们对于网络内容的信任度也必然会增大。   在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中,1997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