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工艺及主要微生物》-精选课件.pptVIP

《酱油工艺及主要微生物》-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酱油制造技术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报告人:张文龙 目 录 一 酱油的发展历史 二 酱油的工艺 三 酱油发酵过程中的 微生物 四 展望 一、酱油的发展历史 1.1酱油的概念: 发酵酱油是以粮食和其副产品为原料,经过酿造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 一、酱油的发展历史 酱油一词第一次出现 “正月可作诸酱。至六七月之交,可以作清酱” 东汉 唐朝 : 传入日本 宋代 : 凉菜作料 元 明清 : 大量应用于烹调 一、酱油的发展历史 2003年中国酱油生产厂家2047家,年产酱油500万吨。 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二、酱油的制造工艺 2.1酱油制法的分类 2.1.1低盐固态发酵法 2.1.2高盐稀态发酵法 2.1.3分酿固稀发酵法 2.1.4天然晒露法 二、酱油的制造工艺 2.2酱油的分类 2.2.1按工艺分类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2.2.2按使用范围分类 老抽酱油 生抽酱油 蒸煮 冷却 原料配比粉碎、润水 制曲或直投发酵剂 发酵与淋油 发色 调配 浓缩灭菌 过滤 三、酱油酿造中的微生物 参与酱油酿造的微生物主要有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经过他们的一系列生化作用,共同完成酱油的发酵过程。菌种优劣取决酱油的色、香、味以及原料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三、酱油酿造中的微生物 3.1曲霉 主要有米曲霉、黑曲霉、甘薯曲霉。 3.1.1米曲霉 泸酿3.042(上海酿造科学研究所) 米曲霉UE-336 米曲霉961、961-2(无锡轻工学院) 三、酱油酿造中的微生物 3.1.2米曲霉的生长温度 最适温度32℃~ 35 ℃ 低于28 ℃或高于40 ℃生长缓慢 42 ℃以上停止生长 制曲温度控制 三、酱油酿造中的微生物 3.1.3米曲霉的作用 米曲霉在生长过程中利用单糖、多糖、淀粉、有机酸等做碳源,能够分泌淀粉酶、蛋白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 三、酱油酿造中的微生物 3.2酵母 酱醪(láo)中盐含量高,能在酱醪中生长的酱油酵母为耐盐性酵母。酵母菌与酱油的香味和气味形成有直接关系。 鲁氏酵母 假丝酵母 易变球拟酵母 汉逊酵母 三、酱油酿造中的微生物 3.3乳酸菌 酱油中的乳酸菌是能在酱醪中生长、参与酱油成熟、可将糖类转化为乳酸菌的耐盐性细菌。一般从环境中进入。 酱油片球菌(发酵前期) 酱油四联球菌(发酵后期) 四、展望 从纯生酱油的发酵菌种入手,筛选高品质的酱油生产菌 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及其他新技术对微生态进行研究,了解发酵微生物与酱油色、香、味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开发米曲霉外的新发酵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