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一)》-(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刑事法律制度 刑 事 责 任 刑罚及其具体运用 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 犯 罪 刑 法 概 述 刑 法 概 述 一、刑法概念 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 狭义的刑法,指一个国家的刑法典。我国现行刑法于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 二、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犯罪的概念 犯罪的构成 共同犯罪 犯罪的形态 犯罪的种类 犯罪的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刑事违法性; 3、应受刑罚处罚性。 实例:李某扒窃300元案 李某,于某天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了乘客王某人民币300元。王发现后,李某将所扒窃的300元退还给了王某。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 犯罪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见BP232-233. 犯 罪 的 构 成 1、犯罪客体 2、犯罪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危害行为:作为——“不当为而为” 不作为——“当为能为而未为 不作为行为的成立,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①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该特定义务可以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eg.子女有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行为人担任的职务或从事的业务要求履行的义务(eg.值班医生救护病人,消防队员救护群众及其财产)、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eg.成年人带小孩去游泳,他就有保护孩子生命和健康的义务)。 ② 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③ 行为人没有履行特定义务产生了相应的危害。 案例分析: 1、某甲见死不救案 农民甲,一天路过某池塘边看到有三个小孩在游泳,等其离开池塘约50米时听到有小孩喊救命。甲急忙返回赶到池塘边,正好看到在池塘边游泳的一个小孩在下沉,而甲与该小孩的父亲有过仇怨。甲因此未下水抢救,结果该小孩被水淹死。 问:本案中的甲是否构成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2、夫妻吵架,妻子喝农药,丈夫不闻不问案 某甲因与女青年某丙有奸情而曾向其妻某乙提出离婚。一天傍晚,甲与乙发生争吵,乙当着甲的面喝下一瓶剧毒农药。甲见状不睬不理,并于当晚外出玩扑克至第二天清晨6时才回家,此时妻乙已死亡。 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犯 罪 主 体 自然人 犯罪主体 一般主体 特殊主体 单位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能力 定义、处罚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它是从年龄上解决不同年龄人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对未成年的犯罪人从宽处罚的问题。依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和完全负刑事责任三个时期。 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在对其处理上,我国刑法规定了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 ①从宽处罚原则,即对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②不适用死刑的原则,即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者不适用死刑,包含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案例分析:某甲16周岁生日当天盗窃巨款案 某中学生甲(1984年5月6日出生)与同班同学乙(1984年6月8日出生)勾结,共同准备了螺丝刀、撬棍等作案工具准备盗窃学校财务室。甲、乙二人于2000年5月6日晚10时至11时乘学校放假之际,携带作案工具盗窃了财务室保险柜内的2万元人民币。 问:本案中甲、乙二人应否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后果,并能控制自己行为方向和对自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即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我国刑法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四种: 第一,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即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的正常人; 第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即不满14周岁者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者; 第三,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人,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只对《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八种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第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者因其年龄而不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又聋又哑者、盲人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我国刑法规定的,行 为人对其危害行为及其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 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 罪过(犯罪的故意和过失)、犯罪的目的和 动机。 犯罪的故意 犯罪的过失 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