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VIP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江阴市暨阳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 语文试卷 (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矫jiǎo健 恣雎 suī B.明眸móu善睐 邂xiè逅 C.锲qì而不舍 愚氓mén D.惺xīng松 脍炙chì人口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名字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他的文艺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他在论及文艺问题时,不是就文艺论文艺,而是把它放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时代天平上进行全方位 ,因而体现出了 、宏观把握的气势和特点。 A.家喻户晓  关照  高瞻远瞩 B.家喻户晓  观照   高屋建瓴 C.脍炙人口  关照  高屋建瓴 D. 脍炙人口 观照   高瞻远瞩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A.罾:用网捕 B.书:信 C.以:同“已”,已经 D. 间:暗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考察期间,贺国强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 B.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多背诵些优秀的诗文,就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 5.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语言平淡无奇,但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其最杰出的贡献乃在于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说出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一个人应学会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心灵深处那一闪而过的火花,而不只限于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 A.摩西、柏拉图、弥尔顿成为伟人的关键是能说出自己的思想。 B.摩西、柏拉图、弥尔顿能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 C.一个人重要的是能发现和说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语言是否华丽。 D.一个人不要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而要有自己的思想。 6.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纷纷诵读《弟子规》《三字经》。 亲近经典,可以净化心灵,涵养大气。这两本书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文化经典,其中有不少内容在指导我们学习生活等方面仍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处于青春期的一些中学生,容易与父母闹别扭。如果你的同学因为上网打游戏而被父母的批评,正心情不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内容最适合用来对他(她)进行劝说。( )(2分) ( ) A.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B.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C.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D.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二、阅读与赏析(共48分) (一)(12分)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①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②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③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④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⑤,朝分尚食⑥,张筵列鼎⑦,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①佣:受人雇佣。 ②童子试:科举中录取秀才的考试。③甲第:指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④钧:同“均”。⑤炼珍:烹制的精美食品。⑥尚食:这里指皇帝的食品。⑦鼎:青铜制的饮器。)(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7.与“何向者之香而甘也”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