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洞室的工程地质研究
13 地下洞室的工程地质研究
1、地下洞室:指人工开挖或天然
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
的构筑物。
2 、地下洞室的分类
按用途分:矿山巷道 (井)、交
通隧道、水工隧道、地下厂房
(仓库)、地下军事工程
按洞壁受压情况分:有压洞室、
无压洞室
按断面形状分:圆形、矩形、城
门洞形、椭圆形
按介质类型分:岩石洞室、土洞
按应力情况分:单式洞室、群洞
❖ 13.1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及变形破坏特
征
1、应力重分布特征
❖ 初始应力状态:地下洞室开挖前岩体内的应力状态。
❖ 重分布应力:地下开挖扰动后在围岩中形成的新的应
力。(围岩应力)
❖ 围岩:洞室周围发生应力重分布的一部分岩体。
❖ 重分布应力与围岩性质、洞形、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有关。
❖ 洞室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取决于二次应力与围岩强
度的关系。如洞室周边应力小于岩体的强度,则围岩
稳定,否则,围岩将产生破坏或较大的塑性变形。
圆形洞室围岩应力状态
松动圈和承载圈
1-应力降低区(松动圈);2-应力增高
区(承载圈);3-原始应力区
2、洞室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 地下开挖后,岩体中形成一个自由变形空间,
使原来处于挤压状态的围岩,由于失去了支
撑而发生向洞内的松胀变形;如果这种变形
超过了围岩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则围岩就
要发生破坏,并从母岩中脱落形成坍塌、滑
动或岩爆。
❖ 坚硬完整岩体的脆性破裂和岩爆
脆性开裂出现在拉应力集中部位。
岩爆是高地应力地区,由于洞壁围岩中应
力高度集中,使围岩产生突发性变形破坏的
现象。
• 块状结构岩体的滑移掉块
块体滑移是块状岩体常见的破坏形成。它是
以结构面切割而成的不稳定块体滑出的形式出
现。其破坏规模与形态受结构面的分布、组合
形式及其与开挖面的相对关系控制。
1.层面;2.断裂;3.裂隙
❖ 层状结构岩体的弯折和拱曲
软硬岩层相间互层出现。其变形破坏主要受岩层产状及岩
层组合等因素控制。形式主要有:沿层面张裂、折断塌落、
弯曲内鼓等。
❖ 在水平层状围岩中,洞顶岩层可视为两端固定的板梁,在顶
板压力下,将产生下沉弯曲、开裂。
❖ 在倾斜层状围岩中,常表现为沿倾斜方向一侧岩层弯曲塌落。
另一侧边墙岩块滑移等破坏形式,形成不对称的塌落拱。将
出现偏压现象。
❖ 在直立层状围岩中,洞顶常发生沿层面的纵向拉裂,易拉断
塌落。侧墙则因压力平行于层面,常发生纵向弯折内鼓,进
而危及洞顶安全。
❖ 碎裂结构岩体的松动解脱
碎裂岩体是指断层、褶曲、岩脉穿插挤压
和风化破碎加次生夹泥的岩体。
变形破坏形式常表现为塌方和滑动。
在夹泥少、以岩块刚性接触为主的碎裂围
岩中,不易大规模塌方。
围岩中含泥量很高时,由于岩块间不是刚
性接触,易产生大规模塌方或塑性挤入。
❖ 散体结构岩体的塑性变形和破坏
散体状岩体是指强烈构造破碎、强烈风化
的岩体。常表现为弹塑性、塑性或流变性。
围岩结构均匀时,以拱顶冒落为主。当围
岩结构不均匀或松动岩体仅构成局部围岩时,
常表现为局部塌方、塑性挤入及滑动等变形
破坏形式。
13.2 地下洞室位置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
地下建筑位置的选择,除取决于工程目
的要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