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伐迹地阔叶林营造技术及效益剖析
采伐迹地阔叶林营造技术及效益剖析
摘要 从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幼中林抚育、择伐利用等方面总结了采伐迹地阔叶林营造技术,并总结了其取得的效益,以期为采伐迹地的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采伐迹地;阔叶林;造林;抚育;择伐利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54.3;S78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268-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山区农民正逐步向平原地区和中小城镇移民,有的行政村已经成为空壳村,大部分人口已迁移。山区居民大幅度移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林业生产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问题,采伐迹地更新难以正常进行,虽推行采造挂钩,所谓采伐迹地造林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更新造林成效较差,采伐迹地向灌木丛(林)演替,大多物种不能成为商品材(加工用材)。特别是松、柏、柳杉等树种的采伐迹地一旦更新造林成效差,其演替而成的森林商品率更低。虽然仙居县50%的有林地划归生态公益林可任其自然演替,但商品材(林)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林种。
在目前情况下,用材林造林树种应选择具有萌?更新能力的物种,即使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成效差一点,可凭借其自身修复能力形成新的森林,达到森林的动态平衡。根据当前林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在多年营造林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采伐迹地更新,采用具有萌?能力的阔叶乔木树种搭配10%的针叶树,使所培育的森林采伐后能凭借自身的修复能力再形成新的森林生态系统,达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动态平衡。搭配10%的针叶树种可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和蓄积量。择伐利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较完整,且没有生态风险和灾难后果。因此,在目前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就采伐迹地阔叶林培育作一简单的概述,以供同行借鉴。
1 造林技术
1.1 造林树种选择
选择的树种必须具有萌?更新能力强、育苗造林容易、生长快、杆形通直、材质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阔叶树。根据多年营造林实践,可优先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红豆树(Ormosia hosiei)、檫树(Sassafras Tumu)、锥栗(C.henryi)、黄檀(D.hupeana Hance)、杉木(Cunninnghamia lanceolata)、马褂木(Liriodendrom chinensis)等。
1.2 造林
1.2.1 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松、柏、柳杉采伐迹地中的伐桩无萌?能力,需人工更新造林。带状清理采伐迹地,每隔2.5 m清理出1条栽植带,栽植带与上坡方向平行,带宽100 cm。栽植规格为:2.5 m×2.5 m,初植密度为1 590株/hm2。栽植带内全部刈除杂草灌木,保留能成材的阔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和萌?)。对保留的萌?条做好修枝工作,使之具有良好的干形[1-2]。若栽植带内已有阔叶树,则不需要重新造林。造林穴的规格选择以40 cm×40 cm×25 cm为佳,块状整地规格一般为60 cm×60 cm×20 cm,造林前,应将穴内的草根与石块拣出。一般应在12月底完成开挖造林穴。采伐迹地宜选用枫香、木荷、黄檀、深山含笑等树种,同时搭配10%左右的杉木、柏木、湿地松。栽植的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苗木规格为1~2级苗。一般选用树种在4种以上。
1.2.2 阔叶树采伐迹地造林。阔叶树采伐迹地造林密度一般要求超过900株(丛、桩)/hm2,且均匀分布。若密度小于900株(丛、桩)/hm2且不均匀分布的,应及时做好补植工作。采用块状对植被进行清理,规格为150 cm×150 cm,其整地、造林穴开挖、苗木规格的选择、造林及新造林的抚育管理等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
1.2.3 杉木采伐迹地。杉木采伐迹地具有萌?更新能力,经封山可恢复原森林,但由于稳定性差,植被易退化,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态功能较不完整,需对树种结构进行调整。采取带状的方式对植被进行清理,块状整地及造林穴规格等要求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补植造林密度一般以900~1 200株/hm2为佳。其造林配置可采用不规则或规则的方式进行补植。选用深山含笑、枫香、木荷、马褂木、檫树等树种。苗木处理、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造林后3年抚育等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同时应做好杉木萌?的选育工作,促成针阔混交林。
1.3 幼中林抚育
当幼中林的郁闭度达到0.8时,即在林分开始自然稀疏地形成时及时进行间伐。间伐前应先对林分进行调查,再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先做好间伐除样板,经过验收后符合设计要求才可以推广,否则应及时地予以调整[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