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测考情最前线国文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测考情最前线国文科

大考風向球 大考風向球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18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17 國文科 國文科 5210506521王慧茹 5 2 1050652 1 王慧茹/南湖高中 戰地記者龍騰報導  隨著106年學測國文考科結束,標誌著新式考法亦將正式啟動。「累積實力,跨域培才」是本次考題的最大特色。除命題者在題幹設計上,刻意營造與生活語言、大眾娛樂相連,測驗考生的基礎語文常識外,閱讀理解仍然占比最高,整體 戰地記者龍騰報導   隨著106年學測國文考科結束,標誌著新式考法亦將正式啟動。「累積實力,跨域培才」是本次考題的最大特色。除命題者在題幹設計上,刻意營造與生活語言、大眾娛樂相連,測驗考生的基礎語文常識外,閱讀理解仍然占比最高,整體而言,考題配置皆稱中規中矩,緊扣高中三十篇古文及A類選文命題,生動有趣卻魅力未足。   非選擇題延續傳統,分別測驗文章解讀、分析及引導寫作三題。前二題皆由引文中揀擇資料,歸納分析,高中課程中類似的選文、訓練甚多,考生應不難回答。第三題採開放討論式的說明闡發,亦可矯正一般讀寫能力,多側重抒情感性的發揮,可謂本次寫作測驗命題深意所繫,預先為107國寫的知性與感性媒材抒寫, 展開預告。除能力指標外,考題中,逕以題幹說明命題理念(第22題), 闡揚經典選文價值(論、孟、中庸、墨),凡此,皆可提供 執教者及考生之未來觀察。 龍騰網站 可下載檔案 106年1月26日 106學測命題特色 106學測命題特色   106年國文學科能力測驗,雖見多年來學測傳統的穩實基礎,畢竟亦在奠基宏偉的根柢下,冒出幾株新芽,以下針對本次命題,分析特色如下: 一、強調基礎訓練,回歸價值根源   本次考題中,不論語言文字識讀、形音義辨析、生活用語的常識判斷,包括應用文考題,都有刻意強調國文學科的應世實用傾向。特別是操作當今熱門連續劇《瑯琊榜》、《一把青》,及流行語「神回應」、「囧」、「秒殺」、「天菜」、「天兵」等入題,都有緩和考生緊張情緒,提升考題趣味、生活化的效果。另外,融入社會現象觀察,考「粉絲」、「寶可夢」等外來語,則於應用效度外,暗示語言使用,轉化流變的意義。這些考題設計,不僅可適度讓「媒體」得以「有話題」,學生作答時,也能獲得開心滿足,只要具備基礎能力,就可得出正確答案。   從三十篇經典選文上檢視,命題占比超過半數,各版本中的文言、語體小說,竟有高達九篇被選入。如此命題的好處是,可讓願意努力準備大考的學生,獲得相當回饋,回應部分高中教師的期待;缺點是,選項如實徵引,不免失於保守僵化。值得說明的是,對比於三十篇古文以外,每冊另選錄之「經典選文」,包括必選修科目「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此次命題及選項安排,也有甚高的比例。命題者跳脫陳習,不再測驗「傳統經典」(包括《四書》)的國學常識,改以文意解析入題,表示經典內涵的意義辨析、觀念釐清,更具普世價值,深值嘉許。以「語言為基底,文學為涵養,文化為根源」,彰顯高中國文教學的三個層次,國文科在學科應用之外,其對華人世界的影響力、標竿性,亦可見於一斑。 二、強化跨域閱讀,理解詮釋合一   本次考題繼續強化近三年來,強調閱讀理解面向,或採文、白對比,語體和語體併讀方式,考閱讀題組及文意辨析。選文素材,更由人文學科視角,擴及社會、自然、科學等領域,盼望增強學生多元跨域的常識,從中汲取不同學科觀點,啟益未來學思生涯。   根據OECD組織的PISA測驗,2015年,臺灣學生的閱讀總能力已降至23名,落後亞洲的新加坡、香港、澳門、日、韓等,大考增多閱讀題組,可積極有效挽救頹勢,提醒年輕學子閱讀理解力的重要。除單篇長文的閱讀外,雙文比較、跨域翻譯素材都值得重視。107大考也有更多閱讀考題,「理解、詮釋、應用合一」是其重點,今年的考題,可視為前期暖身。   學校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管道之一,考試領導教學並不可恥,考生亦無需感覺宿命、順命,大考是裁篩育成的機轉,此是大考使命所在,亦考生造命、立命之實! 表1:95-106能力指標題數分析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A1.字形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2.字音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A3.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A4.詞語、成語意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2 1 1 1 1 2 3 3 3 2 2 1 A5.詞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0 3 0 2 0 0 1 0 1 0 0 0 A6.修辭與文學技巧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1 0 2 2 0 2 1 2 1 2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