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共52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剪梅》-(共52张课件).ppt

“ 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 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通过这句你是如何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的?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句式“才——却——”的运用有什么妙处?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 “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下阕 以抒情为主 抒发了女词人寂寞 相思之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勾勒环境 叙写情事 神驰遐思 借景抒情 直抒胸意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此词特点 特点: 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磊落大方;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你能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境优美的抒情散文吗? 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 ?轻轻解下丝绸披肩,独自登上木兰小舟。? ?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 ?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啊也该早日归来。? 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 各天一方。? ?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 ?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涩涩的味儿却又 涌上心头! 《一剪梅》与《声声慢》比较阅读 这两首次都写“愁”,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剪梅》 闲愁(南渡前): 《声声慢》 哀愁(南渡后): 知 识面扩展: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鉴赏: 此词为李清照晚年所作的名篇之一。通过与残秋的景色作为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忧愁。 . 意象:熔铸了作者情感的事物。 淡酒 晚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总体特征:添愁、助愁 语言特点 1、叠字运用,创意出奇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点点滴滴: 2、富于口语化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感情 题材 清丽、含蓄 婉转、缠绵?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 * 李清照 一 剪 梅 李清照:中华史诗上杰出女作家。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词的熏陶,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一对在追求上在生活上的恩爱夫妻。他们结婚后曾在青州居住十几年,其间李清照创作大量文学作品,而赵明诚也在妻子的帮助下完成了《金石录》。 清照故居 他们的书籍堆满十余间大屋,李清照称自己的屋子为“易安室”,自号为“易安居士”,把放书和研讨学问的地方叫做“归来堂”。 1126年金兵入侵,夫妻茫然,看着满箱满箧的文物与书籍“知其必不为己物矣”,非常伤心。 1129年赵明城在赴外地途中染病,临终前取笔作诗,绝笔而逝。丈夫死时李清照才35岁。自此以后李清照写了大量的诗歌怀念自己的丈夫。这些诗歌都很伤感。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