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论文(房地产市场论文)房地产市场分析论文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分析-毕业论文(设计).docVIP

房地产市场论文(房地产市场论文)房地产市场分析论文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分析-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 房地产市场论文(房地产市场 论文)房地产市场分析论文 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分析 【摘要】本文以房地产市场约束供需双方的制度环境、供需双方的处境及其动机作为逻辑依据,通过建立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模型,剖析了房地产市场的特殊供需构成及其形成机理,并从高房价背后供需失衡方面考虑,推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分税制;住房供需 一、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许多学者进行了各种探究。张义凤(2009)发现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着供给不足和空置率过高并存的矛盾,并分析了寻租因素。邓志锋(2009)借助经济人假设,分析政府助推房价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林依标(2009)认为土地供应的“漏出”现象造成有效供应不足,从而推高房价。孔煜(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房价波动、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过度的金融支持使房价偏离经济基本面。金承龙(2010)认为土地供给的垄断性决定了房价继续攀升。 目前,对于高房价的成因分析,主要集中于土地和房屋供给方面,虽也分析到需求,但没有把供需放在一起,也没有分析供需力量的构成,以及力量方的动机,而本文将在这些方面做出尝试。 二、高房价背后的税收制度和供需现状 1.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将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房产税和土地税归人地方税种,主要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把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税收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力。 2.供需双方现状。住房供给方面,根据原始提供主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如廉租房;市场机制下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商品房。现在阶段,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下文统称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十分有限,申请该类住房时往往有相关政策限制,远未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住房供给仍然以利润很大的商品房为主。对于商品房的供给,在土地出让市场和房地产交易市场出现了开发商不同程度的垄断。另外,由于房价上涨,市场中介市场不发达等原因,房地产消费者之间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的供给也不发达。 住房需求方面,根据买房者持有目的,可以分为自住房和投资性住房。自住房的需求者当中,刚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是购买商品房的主力,而低收入者因无力支付高价商品房,更多地对保障性住房有需求。投资性住房的需求者则集中于高收入阶层,出于资产保值增值和追逐更多利润的目的,把住房当成投资品看待。我国的贫富差距严重,高收入者只占少数。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对住房的需要(不是需求)十分巨大,对非商品房的有效需求也日益增加。 三、高房价形成的供需分析 1.供需模型分析。对住房的总需求由中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组成,对住房的供给由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组成。整个住房市场的最终均衡点为B点,而商品房市场的均衡点为A点。在很小的情况下,A、B两点将十分靠近;相反,若很大,甚至大于,则B点将在A点的更右方,整个住房市场的均衡价格将更低。所以政府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是十分有利于房价下降的。 类似地,若下降,即左移,也会左移,这时B点所对应的房价会下跌。由于这里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在当下的供给状况下,比大很多,所以,若能大力抑制投资性需求,也有利于房价的下降。 但是,现实中增不上去,降不下来,造成房价难以降下来。产生这样特殊的供需构成有着我国的特殊原因,这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下,各利益相关方博弈的结果,这就需要分析各利益方的动机。 2.供需双方的动机。住房供给方中政府的动机,受到分税制与GDP政绩激励的冲突的影响。国内经济长期主要由政府投资和出口拉动,其中政府投资的主导性更强。政府投资需要大量财政收入,在地方政府发债融资受限、招商引资有限的情况下,便理所当然地考虑到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在现行的分税制下,地方税收的占重明显小于中央;只是,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房产税和土地税归人地方税种,土地出让金也归地方所有,且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政府的考核指标更多是短期的衡量;于是,出让土地,发展房地产业(商品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拉动GDP,地方政府在财政约束下,自然地顺应了激励机制。供给方中开发商的动机,则是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对政府要拉动GDP的意愿顺水推舟。可见,房地产业共同承载着政府和开发商各自的动机。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和开发商是有着很大的共同利益的。这种共同利益,使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不愿见到房价大幅下跌。住房需求方中投资者的动机,受到投资渠道的影响。为了让消费剩余的那部分资金保值增值,高收入者会寻找投资渠道。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投资渠道严重不足,而且,相对于回报期长的实业投资,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他们更青睐见效快的股市或楼市。于是,大部分资金“游荡”于股市和楼市。住房需求方中,中低收入者的动机,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住房需要。只是,在现有的供给环境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