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急性心肌梗死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识别
心血管科 王丽艳
急性心肌梗死
1、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标准
4、鉴别诊断
5、治疗原则
冠 状 动 脉 解 剖
图示
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右冠状动脉
1.冠状动脉分为左冠脉系统和右冠脉系统;
2.左冠脉主干(LM)粗短,起于左冠脉窦、长约2-3cm,分为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
3.临床常将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脉(RCA)视为三大主支 。
心 肌 梗 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MI)
定义: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新定义:缺血引起任何大小的心肌 坏死,均为心肌梗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基本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别为冠状动脉痉挛、炎症、先天性畸形、栓塞)→严重狭窄。
斑块破裂
血小板粘附
血小板激活
血栓部分堵塞动脉
引起不稳定心绞痛
微血栓引起NSTEMI
血栓完全堵塞动脉引起STEMI
ACS发病机制
Adapted from Davies MJ. Circulation. 1990; 82 (supl II): 30-46.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
→
外膜
lipid core
脂核
血栓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外膜
破裂的斑块
二 诱因
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等
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冠状动脉病变 AS + 闭塞性血栓( 96% )
病 理
病理演变
心肌病变:
20~30min → 心肌开始坏死
1~2h → 心肌凝固性坏死
1~2 w → 开始吸收、纤维化
6~8 w → 瘢痕愈合(OMI或愈合性心梗
)
血流动力学变化
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所致
EF值 、SV 、CO 、Bp 、心律失常
心室重塑(remodeling)
心壁变薄、体积增大、形状改变 、对心室的收缩效应及电活动均有持续不断的影响。
泵衰竭 ( Killip分级 )
Ⅰ 级 无明显心衰 Ⅱ 级 左心衰,肺部啰音<50%肺野
Ⅲ 级 有急性肺水肿 Ⅳ 级 有心源性休克
病理生理
诊断思路
缺血症状
特征性心电图
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
AMI
1. 疼痛: 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样、挤压痛、闷痛、钝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
a、可有放散痛
b、可伴有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典型缺血症状
放射痛:
部分病例可放射至左上臂尺侧、下颌、颈部、上背部。
临床表现
1.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2. 心律失常: 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3. 低血压和休克: 在疼痛期间未必是休克。休克约20%,主要
为心肌广泛坏死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4.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32%~48%。严重者可发
生肺水肿
其他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类
透壁性心梗和非透壁性心梗(20世纪80年代前)
Q波心梗和非Q波心梗(80年代)
ST段抬高型心梗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到近年随着再灌注治疗的临床应用已演变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血栓为富含红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的红色血栓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血栓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特征心电图
心梗心电图分期
急性期 缺血性T波— 1.超急期
损伤性ST段—2.进展期
坏死性Q波— 3.确立期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基本改变包括:T波、 ST段及Q波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T波改变
1、超急性期的T波改变
⑴ 出现的时间:心肌严重、持续缺血和胸痛发作的同时,或其后几分钟到几小时
⑵心电图特征
典型者:
T波增高变尖
呈帐顶状或尖峰状
电压振幅可达2mV
不典型者:
T波仅有微细的外型变化
振幅相对增高而无高尖T波出现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急性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
急性心肌梗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荧光微球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VIP
- NB_T 10091-2018高压开关设备温度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 单缸液压圆锥破操作保养规程.docx VIP
- 六年级(上)语文1-28课核心考点汇总.pdf VIP
- 夏商周考古思考题.pdf VIP
- 2025年铁路局招聘考试题库《铁路基础知识》及答案.docx VIP
- 武汉大学泛函分析讲义.3.1共轭空间与共轭算子.pdf VIP
- 浅析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doc VIP
-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文轩湖西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VIP
- GB_T 3246.1-2024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