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博楚简容成氏与古史传说

PAGE PAGE 2 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 陳劍 上海博物館近年從香港購回的大批戰國楚竹書中,有一種自題篇名為《訟城氐》的,“訟城氐”沒有問題當釋讀為古書中的上古帝王名“容成氏”。此篇共存50多支竹簡,兩千七百餘字,包含豐富的古史傳説内容。《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馬承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馬承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從簡文整理的角度講,原整理者李零先生已經在竹簡的拼合與編連、文字的釋讀、跟傳世古書有關内容的比較等方面作了很好的工作。簡文發表之後,又有衆多研究論著在上述幾個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進展。本文談不上是對《容成氏》的研究,僅僅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從本篇所記載的古史傳説内容的角度,對簡文所作的一個簡單的資料性質的介紹,或可作爲對此有興趣的同好進一步研究的參考。 下面抄出全篇釋文,略作分段加以介紹。簡序有調整之處,主要據舊文《上博簡〈容成氏〉的竹簡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站,03/01/09, 簡帛研究網站,03/01/09,/Wssf/2003/chenjian02.htm。 [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桍(?)丨氏、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酋清,而上愛【1】下,而一其志,而寢其兵,而官其材。於是乎喑聾執燭,(瞀)(工)鼓瑟,許全勝《〈容成氏〉補釋》(簡帛研究網站,03/01/14,/Wssf/2003/xuquansheng01.htm。下引許全勝先生說皆見此文)讀“”為“瞀瞽”。按“”讀為“瞀” 許全勝《〈容成氏〉補釋》(簡帛研究網站,03/01/14,/Wssf/2003/xuquansheng01.htm。下引許全勝先生說皆見此文)讀“”為“瞀瞽”。按“”讀為“瞀”可從,“”則應逕讀為“樂工”之“工”。目不明曰瞀,“瞀工”猶“瞽工”。《韓非子·八說》:“上下清濁,不以耳斷而決於樂正,則瞽工輕君而重於樂正矣。” □氏之有天下,厚愛而薄斂焉,身力以勞百姓【35B】 □於是乎不賞不罰,不刑不殺,邦無飢(?)人,道路無殤【4】死者。上下貴賤,各得其(所)。“”原釋讀為“世”,即認為其右半所从為“枼”;不少研究者又主張釋為从“ “”原釋讀為“世”,即認為其右半所从為“枼”;不少研究者又主張釋為从“桀”,即認為其右半所从為“桀”之省體“”。我們釋為“”讀為所,是考慮到楚文字中“”、“枼”、“”三個偏旁已經時有混淆的情況,同時“各得其所”之說古書習見。“”从“乍”得聲,跟“所”聲母都是齒音,韻部魚鐸陰陽對轉,沒有問題可以相通。 “賓”多解釋為“賓服、順從”,“貞”或解釋為“定”,義皆泛而不切。實則簡文“四海之外賓,四海之內廷”無非是說天下皆來朝見之意。分別言之,則“四海之外”非天子之臣,雖為表示服從而來,但係賓客,故言“賓”,“賓”乃動詞“來朝”、“來賓”之意。古書“來賓”之說多見,如《韓詩外傳》卷六:“先王之所以拱揖指麾,而四海来宾者,诚德之至也,色以形于外也。诗曰:‘王猷允塞,徐方既来。’”而“四海之內”則乃天子之臣,來至朝廷朝見曰“廷”,“廷”亦為動詞,或作“庭”(“廷”、“庭”同音,簡文“貞”與之為端、定鄰紐,耕部叠韻,音近可通),古書“來庭”、“不庭”亦多見。前引《韓詩外傳》卷六所引《詩》見於《大雅·常武》,下文即云:“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參看王國維《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二》,《觀堂集林》第一冊,82頁。中華書局,1959年6月。 以上一段係講述堯以前的上古帝王政事。開篇衆多“某某氏”之名引人注目。原注釋已經指出,本篇篇名“容成氏”“從文義推測,當是拈篇首帝王中的第一個名字而題之。”“此人應即《莊子·胠篋》所述上古帝王中的第一人:容成氏。可惜本篇第一簡已脫佚。”此外集中記載這類上古帝王名的又如《六韜·大明》、《六韜·興王》和《帝王世紀》等書,有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祝融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等諸人,首簡所殘去者大概即多在其中。參看廖名春:《讀上博簡〈容成氏〉札記(一)》,簡帛研究網站,02/12/27,/Wssf/2002/liaominchun03.htm。簡文及《莊子·胠篋》敍上古帝王皆以“容成氏”爲首,《淮南子·本經》中有一大段文字敍述上古之事,云“昔容成氏之時……逮至堯之時……舜之時……晚世之時,帝有桀、紂……是以稱湯、武之賢”,跟簡文全篇結構甚為相近,而以“ 參看廖名春:《讀上博簡〈容成氏〉札記(一)》,簡帛研究網站,02/12/27,/Wssf/2002/liaominchun03.htm。 簡文所存帝王名跟古書難以對應的有“喬結氏”、“桍(?)丨氏”、“氏”三人。“喬結氏”研究者或讀為“高辛氏”,廖名春:《讀上博簡〈容成氏〉札記(一)》。許全勝:《〈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