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酵工艺控制PT课件
二) 化学消泡 1、消泡机理 1)降低泡沫的机械强度,使泡沫破裂 2)降低液膜的表面黏度,使液膜的液体流失,导致泡沫破裂 当泡沫表层存在着由极性的表面活性物质形成的双电层时,可以加入另一种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泡沫的机械强度;或加入某些具有强极性的物质与发泡剂争夺膜上的空间,降低液膜强度,使泡沫破裂。 当泡沫的液膜具有较大的表面黏度时,可以加入某些分子内聚力较小的物质,以降低液膜黏度 2、消泡剂选择的原则: ① 对发酵过程无毒,对人、畜无害,不影响生物合成。 ② 消泡作用迅速,效果高和持久性能好。 ③ 能耐高压蒸汽灭菌而不变性,在灭菌温度下对设备无腐蚀性或不形成腐蚀性产物。 ④ 不影响以后的提炼过程。 ⑤ 不干扰分析系统,如溶解氧、pH测定仪的探头。 ⑥ 消泡剂的来源多,价格低,添加装置简单。 ⑦ 最好还能做到不影响氧的传递。 1)天然油脂 3、消泡剂的种类 常用豆油、玉米油、米糠油 (能兼作碳源) 2)聚醚类 3) 高级醇类 主要是十八醇 4)硅酮类 ? 主要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 ? 结构通式为: (CH3)3Si[Si(CH3)2]nSi(CH3)3 ? 单独使用效果差,常与分散剂(微晶二氧化硅)一起使用 3、消泡剂的使用 1)分散 ◇ 消沫剂的消沫效果与使用方式很有关系。 ◇ 消沫剂加到发酵罐中能否起作用取决于它的扩散能力。 ◇ 消沫剂的分散可借助于机械方法,也可加入某种分散剂将消沫剂乳化成细小液滴。 2)加量 聚醚类 0.03~0.035% 3) 加入时机 有的可先加入培养基;有的则在泡沫初起或大起时加入 第六节 杂菌与噬菌体的防治 2)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pH趋于稳定,维持在最适 产物合成的范围 3)自溶阶段 菌丝自溶阶段,随着基质的耗尽,菌体蛋白酶的活 跃,培养液中氨基氮增加,致使pH上升,此时菌 丝趋于自溶而代谢活动终止。 2、引起发酵液中pH变化的因素 ◇ 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培养基的组成和发酵条件。 ◇ 在菌体代谢过程中,菌体本身有建成其生长最适pH的能力,但外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pH将会不断波动。 引起pH下降的因素: (凡是导致酸性物质生成或释放及碱性物质消耗的发酵,其pH都会下降) 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特别是葡萄糖过量,或者中间补糖过多加之溶解氧不足,致使有机酸大量积累而pH下降。 2)消泡油加得过多 3)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氨被利用,pH下降 引起pH上升的因素: (凡是导致碱性物质生成或释放及酸性物质消耗的发酵,其pH都会下降) 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使pH上升。 2)生理碱性物质存在 3)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使pH上升。 三、最适pH的选择 1、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最适pH ● 大多数细菌生长的最适pH6.3~7.5 ● 霉菌最适生长pH3~6 ● 放线菌生长最适 pH7~8 微生物生长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的最适pH往往不同,这不仅与菌种特性有关,也取决于产物的化学性质。 例如: 一般产生碱性抗生素的,如灰色链霉菌生产链霉素、红色链霉菌产生红霉素,其合成产物的最适pH为6.8-7.3,中性偏碱;而产生两性抗生素的,如金色链霉菌生产金霉素,其合成产物的最适pH为5.9-6.3,弱酸性。 2、最适pH的选择 ◇ 选择合适pH值的准则是有利于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 生长期和生产期的pH不一定相同 例如利福霉素B发酵的最佳pH方案是:生长期pH保持在6.5,生产期pH为7.0。 四、 pH的控制 1、在基础培养基配方中考虑到维持pH的需要 例如加入CaCO3,使用缓冲液等 2、通过补加酸、碱来调节控制 3、通过中间补料来控制 例如可以根据生产菌的代谢需要用改变加糖速率来控制pH, 也可通过中间补加尿素或硫酸铵等调节 第三节 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一、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1、 对生长的影响 可用Monod 方程来描述基质浓度与生长速率的关系 ? = ?max S Ks + S ?---比生长速率 ?max --- 最大比生长速率 S --- 基质浓度 Ks --- 饱和常数 (?= 0.5?max时的基质浓度) ● S>>Ks,?趋向于?max ● 然而,由于代谢产物或基质浓度过浓可能会导 致抑制作用,出现比生长速率下降 ● 当浓度超过某值,还可能导致细胞脱水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英语绘本----寒假.ppt VIP
- 年产360吨天然道地中药材绿色提取精制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液压传动题库 .pdf VIP
- BOSS工作站RC-5参考手册.pdf
- 2025(统编选必上册)语文《逻辑的力量》教材例题解答+练习巩固 课件.pptx
- (高清版)DB13∕T 2547-2017 《实验动物垫料》.pdf VIP
- GB50487-2008 (2022年版)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VIP
- 酒店消防应急预案范本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 VIP
-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情境素养测评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