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解题模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解题模型)

答题要求: 一.答题准确 二.要点完备 三.表述简洁 鉴赏诗歌形象 1、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2、诗人登楼眺望,俯仰古今,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感慨万千。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可以感受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3、诗歌表达的是对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杜荀鹤:出身寒微,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问题:分析小松一诗歌的寓意.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 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 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山 居 即 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 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问: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01、比喻: 02、拟人: 03、夸张: 04、借代: 05、对比: 06、双关: 07、通感: 08、对仗: 借事抒情  3. 借物抒情之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 (05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3)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5.虚实结合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做题。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此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2.请赏析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加鉴赏。 劳歌:忧伤、惜别之歌。 2.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往往是一两句可以了结的,诗人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叙。 4.象征 常用的结构模式有: 1.起承转合 2.重章叠句 3.开门见山 4.铺垫 5.层层深入 6.过渡(即承上启下) 7.卒章显志 8.首尾照应 9.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0.以小见大 11.从对面落笔 12:口语化: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口语化,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答语言风格题的步骤: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 某字在此诗中用得很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什么叫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二)抓能准确概括意境的字词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应是绿肥红瘦 寺多红叶烧人眼 (四)抓词类活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