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及其加工第章 钢的热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性能及其加工第章 钢的热处理

图3-10 淬火冷却方法示意图 返回 图3-11 40钢力学性能与 回火温度的关系 返回 图3-12 气体渗碳 上一页 返回 图3-13 固体渗碳 返回 图3-14 零件的尖角与棱角 返回 图3-15 零件的厚薄、工艺孔 返回 图3-16 零件的对称、组合结构 返回 表3-1 高温、中温转变产物的 组织和性能 返回 表3-2 板条状马氏体与 针状马氏体性能比较 返回 第四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2)渗铬。钢的表面渗入铬的过程称为渗铬。渗铬的目的是增加零件的抗蚀性。碳钢渗铬后,可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渗铬方法是将零件装在铁箱中,周围填满由铬铁粉、镁砂、氯化氨和耐火黏土组成的渗铬剂,置于1 100℃~1 150℃温度下保温10~15h。 其他化学热处理方法还有渗硅、渗硼、渗硫等。渗硅可增加钢的耐蚀性,渗硼可增加钢的耐热性。渗硫可增加钢的耐磨性。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在机械零件制造过程中,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和合理安排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中的热处理工序位置,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掌握热处理技术条件的相关内容、正确制订和实施热处理工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1.热处理技术条件的标注 设计者根据零件的性能要求,提出热处理技术条件,并标注在零件图上。其内容包括最终热处理方法及热处理后应达到的力学性能,供热处理生产及检验时用。 下一页 返回 第五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热处理技术条件可用国家标准(BG/T12693-1990)规定的热处理代号来标注,也可用简单的文字和数字来说明。一般零件只标出硬度值,重要的零件还应标出强度、塑性、韧性判据或金相组织要求。对于化学热处理零件,还应标注渗层部位和渗层深度。标定的硬度值允许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布氏硬度值一般为30~40个单位左右,洛氏硬度值为5个单位左右。如“调质HBS230~250”、“表面淬火、回火HRC42~47”等。 热处理技术条件一般标注在零件图标题栏的上方(技术要求中),所标的内容应合理,不需规定具体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作者可根据材料成份及技术要求等,结合实际情况和操作水平等因素决定。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2.热处理工艺的位置 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和工序位置的不同,热处理可分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两大类。其工序位置安排如下。 1)预先热处理 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和调质等。其工序位置一般安排在毛坯生产之后,切削加工之前,或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1)退火、正火的工序位置。退火和正火作为预先热处理通常安排在毛坯生产之后,粗加工之前。其作用是消除毛坯的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对某些精密零件,可在切削加工工序之间安排去应力退火。对一些性能要求不高的中碳钢零件,正火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2)调质处理的工序位置。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或精加工之前,其目的是提高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调质处理可为表面淬火零件和易变形零件的淬火作组织准备。氮化零件在氮化前,一般先进行调质处理,以提高零件整体的力学性能。对于一般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调质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2)最终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包括各种淬火、回火及化学热处理。零件经这类热处理后硬度较高或处理层较浅,除磨削外,一般不再进行其他切削加工。所以其工序位置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磨削之前。 ① 淬火工序位置。 a.整体淬火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退火(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淬火、回火→磨削。 b.表面淬火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退火(正火)→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② 渗碳工序位置。 a.整体渗碳的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退火(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b.局部渗碳的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退火(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保护非渗碳部位→渗碳→切除防渗余量→淬火、低温回火→磨削。 ③ 渗氮工序位置。 渗氮零件(38CrMoAlA钢)的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去应力退火→粗磨→渗氮→精磨或研磨。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第五节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3.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热处理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在设计需要进行热处理的零件时,特别是需淬火的零件,既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又要考虑热处理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如果零件结构工艺性不合理,则可能造成淬火变形、开裂等热处理缺陷,从而使零件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尖角与棱角 零件的尖角与棱角是淬火应力集中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