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阅读】《永州八记》的写实精神
【课外阅读】《永州八记》的写实精神.
《永州八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名篇,是柳宗元贬永的深重印记,而柳宗元乃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因此属山水文学的扛鼎之作,称其为大手笔,历来被奉为经典。
作为文学,是允许臆造与虚构的。山水文学应该也是如此。历史上不少的山水名篇均有此成分在内,只不过多少与轻重不同而已。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袁宏道的《满井记》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夸张和修饰,造成文境与实境的差异,往往让读者所失望,只因为其笔致超迈、文思天开、美境迭出,才引动读者的追慕与倾倒。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当属与上述诸作比肩接踵的名篇。可他在创造思想与写作态度上却与他们大相径庭,完全摈弃了文学创作的意造与虚构,采取了白描的写实手法,尊重了大自然的原生状态,全是描其真写其实的原汁原味,只不过采用了浓缩的手段,将宏大雄阔的场面浓缩为袖珍型的珍品,造成短小精悍的要眇点睛,为之传神激韵,引爆读者的共响。
因此,柳宗元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写永州山水的。他虽然写的不多,仅八篇或九篇之记,世称《永州八记》,或《永州九记》,但习惯称法则为《永州八记》。《永州八记》上接郦道元的《水经注》,下启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属中流砥柱之作,具有担纲山水文学的重大作用与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面大旗,招呼众多的歌手赞美祖国河山,讴歌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在这方面,柳宗元无疑是山水文学的领军人物,而且属大家高手,功不可没。
作为唐代政坛的弃儿,贬来永州山水之间,无疑是个受伤的心灵,感受痛苦的折磨。永州山水虽然偏僻闭塞,但却清秀纯粹,充满诗情画意,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满身美质美韵,给了受伤的柳宗元极大的抚慰。作为大文学家的柳宗元具有非常敏锐的感受能力,一眼便见到了山灵水秀的气韵与大自然所创造的大美,他立即感奋起来,迈开双脚走进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那定然是人生的精神盛宴,各种美象纷至沓来,云集在意念的空间,激发他的热情,引动他的思维,合成强劲的心力,全属美象的缤纷灿烂与诗情的慷慨激昂,奏响成生命的高歌,促成人生的精进。这便是文学写作的使命与美学务求的必得。因此我认为《永州八记》在创作上为山水文学别开了一条蹊径,另筑了一道风景,取得了前无古人文学新成就。
柳宗元在山水文学的这一创新,概括起来,我以为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独特表现:
一、实话实说。面对永州山水,柳宗元的心情是激动的。这是因为永州山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与美丽,一种文学的诗美效应不由自主地在他胸中涌动起来,泛漾层层叠叠的美的涟漪,叫他惊叹不已。虽说他是被朝堂贬逐下来的待罪之身,但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他仍是宇宙的赤子,与其他大千物类具有同等的美质美韵,应享受同等待遇。于是他那颗受伤的心灵得到了医治,恢复了正常人的生理快感与心理快意,感受到了天赐的美景与心生的美趣,造响了诗情画意的交迭,这是天籁与心律的共振,这是山水韵味与心声的和鸣,形成高山流水的知音协奏,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柳宗元便是以这种赤子情怀来礼赞永州山水的,在他看来只有实话实说才是最高的褒奖。因为在宇宙间唯其真才是善,只有真了善了,才是美。柳宗元对此是十分明白的,也是格外看重的。
一千多年过去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对于山水来说,虽然有所影响,造成些许剥蚀,但只要不是强烈地震和人为破坏,基本面貌还是能够保存的,而最能保持原貌不变的是山石,因此柳宗元特别注重对山石的描绘。他的《永州八记》几乎篇篇都有山石的浓墨重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传神写意,光照千秋,至今仍生机盎然,鼓荡世人的心胸,激发诗美的勃勃气韵。
在一千多年来的风雨剥蚀,地表的淤泥浮土多有流失,出现某些变化,草木花卉也因层叠不息的春秋代序,更是变迁多故,改变了原有的生态。唯有山石千古不朽,万年难变。因此柳宗元在描绘山川形胜时对山石情有独钟,表现了他心中的隆重礼赞与深情寄意。
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写了西山石之怪: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这里突现了石之“怪”,其怪者,自然是指形状各异,别有神态,突现“西山之怪特”,可见怪者为形胜也。
柳宗元在《钴鉧潭记》一文,更将永州山水之怪异皆乃石之奇构: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这里山势水势皆为石所建,可见其力其劲之伟健。
《钴鉧潭西小丘记》则是石之赞歌,可谓风华百代,慷慨高蹈,堪为神来之笔: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