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语文《推敲》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五上语文《推敲》教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 人们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僧推月下门 推敲 和尚 沉睡 骑驴 礼貌 街道 避让 闯进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犹豫不决 理解:门闩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散文家、诗人。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唐古文运动倡导者。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    (第2-7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贾岛推敲诗句的句子,在旁边写写批注。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 都感到十分好笑。 你觉得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贾岛是个有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的人。)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 都感到十分好笑。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 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贾岛的入迷?   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 怎么问,贾岛怎么答?   韩愈 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 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听了贾岛诚心诚意、请求宽恕的 回答,如果你是韩愈,会怎么想,怎 么说呢?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访问 拜访:也是访问,但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 :有目的的去探望人。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即时 即兴:指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立即。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安静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深。 妙用“绿”字绘春色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的绝句,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尤其被人们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妙用“绿”字绘春色,使人顿觉江南春好,生机盎然。 这一“绿”字正是诗人反复锤炼的结果。据说,王安石的这一句诗开始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上“不好”,改为“过”,又圈去,选“入”,不久又改用“满”,像这样改动十几次,最后才定为“绿”。 用上“绿”字,究竟妙在哪里? “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以及后来的“过”“入”“满”等等,不是不能用,而是比较平板,只是一般叙述,不够生动形象,而“绿”字色彩鲜明,使人联想到江南的春色是满眼碧绿,充满生机,字里行间透露出春天的气息,给人境界一新的具体感受,难怪赢得众口称赞,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名句欣赏    旺、浓、闹 ●

文档评论(0)

泰山之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