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脑肿瘤多学科治疗(MDT)华山经验培训.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肿瘤多学科治疗(MDT)华山经验培训

脑肿瘤多学科治疗(MDT)华山经验;肿瘤需要多学科协同诊治;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是实现“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治疗手段”进行肿瘤个体化、系统性、综合治疗的组织保障 一个MDT由相关的医生和医疗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他们要能够为肿瘤患者制定精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供及时、全面的疾病诊断 制定和落实个体化、系统性治疗方案 优化护理方案;MDT会议(Tumor board)是MDT工作的最常见形式 MDT会议的目标: 对初诊患者进行多学科讨论,选择合适的诊治方案 回顾总结经治病例,提升诊治水平 提供学习的机会 商讨团队工作 ;MDT门诊是医院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 MDT门诊的目标: 整合多学科治疗团队中各科专家特色优势,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创建品牌 ;European Partnership Action Against Cancer consensus, g., et al. (2014). Eur J Cancer 50(3): 475-480;MDT模式对患者的益处;MDT模式对治疗团队的益处;国内MDT开展的重要因素;华山脑肿瘤MDT ;12;2017/5/4;MDT至今已举办了80次,每次MDT的参与人数在35人左右 MDT举办至今共讨论病例近400例,病例包括新诊断、疑难、罕见、复发、教学实践病例 促进多学科合作交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一体化医疗服务,提高临床个体化诊疗水平 讨论3-4个疑难病例,着重解决临床实际困难,兼顾医学教育和转化医学研究 MDT 学术微信群,新思路和文献的随时分享与讨论 ;信息交汇(标准模版);;华山脑肿瘤MDT示例 1 ---MDT发起:神经内科 ;男性,60岁,退休工人。 2015.05.23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伴乏力不能行走 2015.05.24 头颅CT ;6月上旬午后低热、畏寒,浑身酸痛,思睡,渐出现不认识路和家人,记忆力减退,不记得上一餐所吃东西,不能自己开车,看电视不会用遥控器换台 6月10日头颅MRI示:左侧侧脑室旁片状长T2病灶,DWI信号稍高,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在外院以“病毒性脑膜脑炎”,抗病毒、地塞米松10mg及脱水治疗,好转出院,仍觉头昏乏力;2015.6.10;2015.6.10;6月28日随地小便,T38.2℃, 6月30日头颅MRI示颅内病灶较前扩大,拟“颅内多发病变”收住院 内科查体无殊 神经系统查体:近事记忆减退,100-7=93-7=84-7=?,时间、地点定向力减退,颅神经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左侧掌颌反射+,右侧Chaddock’s征(+),Babinski’征(-)。双侧针痛觉对称正常,共济运动可 ;自身抗体谱:(-) 甲状腺功能:TRAb :0.300IU/L,T3、T4、FT3↓ 神经元抗原谱:CV2.1(++),其余阴性 EBV-DNA:3*103 AQP-4IgG:(-) 自免脑抗体谱(血、脑脊液)(-) 第一次腰穿(2015.7.3):压力130mmH20,CSF常规、生化:正常。IgG Index 0.54,血清和CSF均可见OB;MDT第一次讨论;诊断 下一步诊疗措施 ;诊断:脑炎? 淋巴瘤? 胶质瘤病? 处理:脑脊液找脱落细胞(病理科) ;脑脊液脱落细胞(病理科);MDT第二次讨论;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是否可行定向穿刺? ;导航下穿刺活检术(神经外科);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弥漫大B细胞型(病理科) 免疫酶标结果: CD3 (-), Ki67 (30%+), C-myc (+), L26 (+) PAX-5 (+), Bcl-6 (+), MUM1 (+), CD10 (-);本次MDT的特点;华山脑肿瘤MDT示例 2 ---讨论发起:神经外科 ;女,36岁 2014.12出现明显头痛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右颜面麻木伴抽搐 2015.1头颅MR示左顶叶占位,考虑颅内真菌感染可能,予抗真菌治疗3月后,头痛头晕等神经症状无好转,并出现进食呕吐;2014.12.30;2015.1.15;2015.1.15;2015.2.27;2015.2.27;2015.3.17;2015.4.3脑脊液:见异型细胞 2015.4.8 PET-CT:左顶叶低密度灶,周围额叶脑膜密度增高,伴FDG轻度增高 2015.4.21脑室外引流降颅压,头痛、肢体无力较前缓解,仍偶有呕吐 2015.5.19改外引流为脑室-腹腔外引流 2015.6初,患者呕吐加重,言语不利,无法行走 2015.6.19 颅内肿块开颅活检,一周后病理:转移性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