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个人信用信息的民法保护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个人信用信息的民法保护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信用信息的民法保护民商法学专业论文

内 内容摘要 1 1 2 2 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革新和普及,使个人资料的大规模收集 与统计变得更加的容易。我们初尝个人信息数字化带来的福祉,却也切实体会其带来的 种种问题。信用信息作为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状况的记载,它是经济社会主体了 解利益相关方诚信和信用状况的基础,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然而在民事基本 法中,个人信用信息的基本规范和主要内容仍然处于立法空白之中,可以说,个人信用 信息保护仍未形成制度化,更加没有达到个人隐私的保护预期。本文以个人信用信息保 护的基本范畴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梳理,进一步明确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基本方向和方法。本文除引言外,由四部分组成,共计三万余字。 第一部分,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基本范畴。本部分分析了个人信用信息的基本定义、 内容与范围、主体以及控制者等基本问题。个人信用信息, 是个人在信用活动中形成的 履行或不履行义务的记录及相关数据,它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个人商业信用状况以及反 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以自然人为主,对于其它特殊主体进 行有选择性的保护。个人信用信息的控制者,在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关系及个人信息处理 的不同阶段中都是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对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梳理。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 型中,诚信缺失问题严重,社会诚信建设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然而就目前来讲,无论 是我国的征信立法还是征信实践还都处于起步阶段。司法实践中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保 护也未达成共识,个人信用信息的独立性价值凸显,但仍未得到明确的定位。 第三部分,权利视角下的个人信用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不管在公法领域中抑或私法 视野下都能找到相应的规定,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起点应为私权的保护;个人信用信息 是人格权而非财产权,其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实为人格权的财产性利益;隐私权具有发 展性和本土性的特点,隐私权概念下的个人信息无疑会受到更好的保护。 第四部分,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基本架构。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分析从个人信用信息 保护的立法模式、基本原则、主体的权利与保护等方面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进行基本的 架构。立法模式上,应以民法保护为核心,公法相辅助;立法体例上,采取基本法加单 行法的模式。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原则既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也要与我国的国情和 实践相适应。个人信用信息不仅要建立完善的权利架构,也要有完善的救济制度。 关键词:个人信息;个人信用信息;实践分析;权利属性;立法保护 Abs Abstract 1 1 2 2 We ar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Internet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opularity of the large-scale collection of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become more easy. Our first experience of well-being brought about by the digitiz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but also to truly appreciate its problems. Credit information as the records of the credit status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t is a prerequisit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subjec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s of the good faith and credit status of the stakeholders, but also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Basic civil law, however, the basic norms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remains in the legislative gaps, it can be said,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is not yet institutionalized, more did not reach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privacy expect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