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奇妙地二氧化碳 教学
PAGE
PAGE 1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设计、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对环境的关注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有机体的分解;动值物的呼吸作用;火山喷发。
光合作用;海水的溶解;碳酸盐的形成。
【讲解】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循环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恒定,以体积算,占空气体积的0.03%。
【拓展视野】温室效应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所谓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并打开,可以看到许多气体冒出,这些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讲解】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 Pa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在-56.6℃、5.27×105 Pa时变为固体。
空气中的二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气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甚至形成降水。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提示: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会变红色。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与结论
1
2
小花变红色
证明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3
小花不变色
证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4
小花变红色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这里的酸就是碳酸,它是溶解于水中的少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
反应方程式:二氧化碳(CO2)+ 水(H2O) 碳酸(H2CO3)
b.碳酸受热分解
实验现象:加热后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实验结论:
△
反应方程式:碳酸(H2CO3) 二氧化碳(CO2)+ 水(H2O)
【讲述】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反应。即A+B+…=C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即C=A+B+…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实验原二氧化碳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实验装置图:
发生装置:固体 + 液体 气体
收集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
注:长颈漏斗下端要液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高温补充:
高温
煅烧石灰石:碳酸钙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CaCO3) (CaO) (CO2)
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氧化钙 + 水 氢氧化钙
(CaO) (H2O) (Ca(OH)2)
二氧化碳使澄
2.二氧化碳与灭火
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二氧化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典例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 )
A.碳应
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这是因为:
(1)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制取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ptx VIP
-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pdf VIP
- 2021义务教育四年级数学国家质量监测试卷2.doc VIP
- HG_T 22805.2-2016 化工矿山企业施工图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范—选矿专业(附条文说明).docx
- 校本课程大棚西瓜.docx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届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卷含答案.doc VIP
-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
- 4G优化案例:优化控制信道提升LTE超忙小区客户感知的案例.docx VIP
- 社区志愿者培训资料.pptx VIP
- 标准图集-21X50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图示-第一部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