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选修一演示文稿
* 第三单元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 文明冲突是文明发展演进的动力。历史上每一次文明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文明共存与进一步的融合,……文明共存是融合各种文明不同的特质,扬弃不合时宜的文明,形成多元化的新的文明体系。 ——肖川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问题:根据材料和图片,你能分别描绘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吗?分属何种类型文明?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 文明冲突:北魏崛起与统一北方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讨论:北魏何以能在这么多的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呢? 文明冲突:北魏崛起与统一北方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崛起 ①源于东北→魏晋之际游牧→东晋建立代国 ②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北魏) ③398年,迁都平城 2.统一 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分裂局面 3.发展 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参照汉族政权统治: 实行编户、授田劝农、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兴办太学。 第1课 文明冲突:改革迫在眉睫 背景 材料一:河东薛辩、薛永宗、斐骏等各拥强兵,雄据一方。河北“韩、马两姓各二千余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乡闾。” --《北史》 材料二: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半! --《魏书》 材料三: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 --《魏书》 二、改革迫在眉睫 自主探究:结合上述材料及教材P33-35页内容,你认为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有哪些社会问题及其成因? 1 阶级矛盾激化 2 民族矛盾激化 3 缺乏统治中原地区的经验 4 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5 土地荒芜、经济衰退 6 平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宗主督护制 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北魏社会制度落后 官无俸禄,任意搜括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 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柔然威胁 社会问题 形成原因 文明冲突:改革迫在眉睫 赋税制度 问题探究:孝文帝改革迫在眉睫,那改革又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前期统治者(拓跋珪、拓跋焘)已在一定程度上汉化,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在掌权时期进行了前期改革; 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黄河流域的已有的文明基础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文明冲突:改革迫在眉睫 实行编户、授田劝农、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兴办太学。 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 第2课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孝文帝的改革措 施 新制 迁都 移风易俗 制定俸禄制 推行均田制 设立三长制 推行租调制 495年北魏知识前洛阳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 第一阶段改革重点: 创建新制 第二阶段改革重点: 汉化政策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 ⑴主持者:冯太后 ⑵重点: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2.措施 ⑴制定俸禄制 ⑵推行均田制 ⑶设立三长制 ⑷推行租调制 原因(目的)、内容、作用 ——完成表格内容 均田制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其他新制度密切配合、互相作用,使北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其他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二.巧计迁都洛阳 1.原因 ⑴政治: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鲜卑保守势力强大 ⑵经济:平城僻处塞上,经济落后,无漕运 ⑶军事:北受强敌柔然威胁 2.过程 ⑴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迫使贵族大臣接 受迁都决定 ⑵495年,北魏正式迁都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