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 诊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黄帝内经》记.pptxVIP

脉 诊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黄帝内经》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脉 诊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黄帝内经》记

脉 诊 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黄帝内经》记载了“三部九候”遍诊脉法;《难经》弘扬“独取寸口”候脉言病。西西晋王叔和著《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脉法和寸口脉法等临床意义,确定了二十四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第一课件网网站/ 第一节 诊脉概述 脉诊原理: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顺畅,气血的盈亏个脏腑的协调作用有关。(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1、心脏的搏动2、脉管的舒畅3、心阴与心阳的协调 心脏一缩一张有节律的搏动,把血液排入脉管而形成脉搏。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气、心血是心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脏的搏动离不开气血的供养,气血盈亏直接影响脉道的充盈度。 血在脉管中运行全赖于气的推动,血液不溢于脉外全靠气的固摄,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有赖气的调节。若气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或虚豁而无力;气滞或血瘀,则脉象细涩而不利等。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 肺有主气,司呼吸,朝百脉的功能。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在肺与心及气与血的功能关系上。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统血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又称“后天之本”。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可表现为脉之“胃气”的多少。肝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调畅气机的作用,有利于使全身气血调畅,经脉通利,脏腑功能正常。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有根”的特征。 二、诊脉部位和方法 (一)诊脉部位 1、三部九候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2、人迎寸口诊法:《灵枢·终始》3、独取寸口诊法:《素问·五脏别论》4、寸口趺阳或太谿脉诊法: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寸口部位切脉始见《内经》,《难经》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并提出寸口脉与脏腑相对应的分属关系,到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对脉诊的理论上已日趋完善,并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运用,直至当今脉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 寸口脉法 部位: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动脉),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历代医家在此部位切按动脉搏动的形象,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是中医诊察病证的方法之一。原理: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是脉之大会 —— 太渊为肺经源穴,肺朝百脉;脾肺同为太阴经 ——两经均起于中焦。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气靠脾气不断充养。位置浅显 —— 便于操作。 寸口分候脏腑 《难经》 左手:心、 肝、 肾 小肠、胆、膀胱 右手:肺、 脾、 肾 大肠、胃、命门(二)、诊脉方法 诊脉指法要领概括为:三指平齐、中指定关、以指目按脉脊,以及举、按、寻、总按、单诊等指法。 三指平齐是指诊脉者的手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左右为宜, 指目即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 切脉时注意选指、布指和运指。 1、举法 是指用较轻的指力,以体察脉搏部位的方法。亦称“轻取”或“浮取”。2、按法 是指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体察脉象的方法。此法又称“重取”或“沉取”。3、寻法 寻是寻找的意思。用力适中按至肌肉以体察脉象的方法称为中取。指力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最适当的指力,寻找三部脉动最明显的部位,统称寻法。又称中取。4、总按 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的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5、单诊 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形态特征。 (三)诊脉注意事项 1、平息平息是指医生在诊病是注意调整呼吸。以每次呼吸脉动4次,闰以5次计算。2、体位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3、诊脉时间诊脉的时间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末进食时为最佳。《素问·脉要精微论》: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三、构成脉象的要素 1、脉位:位是指脉动部位的浅深。其变化受气温季节影响,夏秋季较浮,冬季较沉。当外邪侵入机体时,邪在肌表脉较浮,外邪深入于里时,浮脉少见;内伤杂病脉位多不浮。 2、脉率:数是指脉搏频率的快慢。脉率的快慢与病性的寒热、情绪、运动、饮酒、睡眠等因素有关,发热脉数,阳虚脉迟,情绪、运动、饮酒可致脉率加快,睡眠则使脉率减慢。 3、脉形:形是指脉动的轴向长短和径向的粗细。脉形受形体高矮影响,形体高大者则脉形较大较长;形体矮小者则脉形较细较短。此外,也与气血的充盈度、心脏收缩力的强弱、血管紧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