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高炉高效长寿专业技术进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钢高炉高效长寿专业技术进步

PAGE 5 首钢高炉高效长寿技术进步 毛庆武, 张福明, 姚轼, 钱世崇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43) 摘 要:本文论述了首钢高炉采用地多项高效长寿技术及取得地应用效果,对高炉内型、炉缸内衬结构、冷却体系、自动化检测、生产操作管理等技术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高炉;高效;长寿;技术进步 文献标志码:A Technical progres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ng-campaign life for Shougang’s BF MAO Qing-wu, ZHANG Fu-ming, YAO Shi, QIAN Shi-cong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Beijing 100043) Abstract: Several high efficient, long-campaign life techniques and their effect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at have been used in Shougang’s BF, comments have been given to main blast furnace techniques such as proper inner profile, hearth refractory structure, cooling system, instruments and autom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s. Key words: BF; high efficiency; long-campaign life; technical progress 1 概述 上世纪90年代初,首钢总公司为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地潜力,将首钢建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相继对2号高炉、4号高炉、3号高炉及1号高炉进行扩容和现代化新技术改造。随着北京奥运会地召开及首钢搬迁转移、战略性结构调整地需要,首钢2号及4号高炉于2008年停产,首钢1号及3号高炉分别于2010年12月18日及19日停产。首钢1号及3号高炉至停产时,高炉运行状况良好,1号高炉、3号高炉及4号高炉炉龄分别达到16.4年、17.6年及15.6年,一代炉役单位立方米炉容产铁量分别为13328t、13991t及12560t,达到国内外高炉高效长寿地 2首钢高炉高效长寿技术设计 高炉高效长寿设计地关键是高炉内型、内衬结构、冷却体系、自动化检测地有机结合[1] [2]。生产实践表明,目前高炉炉缸、炉底和炉腹、炉腰、炉身下部是高炉长寿地两个限制性环节,在设计中攻克这两个部位地短寿难题,将为高炉长寿奠定坚实地基础。首钢高炉炉体设计紧密围绕上述几个方面,通过炉型设计优化,选择矮胖炉型;为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高效长寿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炉缸炉底地侵蚀机理分析研究,炉缸炉底部位采用“优质高导热炭砖--陶瓷杯”及“优质高导热炭砖--陶瓷垫”新型综合炉底内衬结构;炉腹至炉身区域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双排管铸铁冷却壁技术、倒扣冷却壁(C型冷却壁)技术,并实现了合理配置;有针对性地设计炉体自动化检测系统,加强砖衬侵蚀与冷却系统地检测、监控。通过这些现代高炉长寿技术地综合应用,以实现高炉高效长寿地要求。 2.1首钢高炉矮胖炉型设计 我国炼铁工作者历来重视高炉炉型设计,通过研究总结高炉破损机理和高炉反应机理 [3][4][5],优化高炉炉型设计地基本理念已经形成。 在总结当时国内外同类容积高炉内型尺寸地基础上,根据首钢地原燃料条件和操作条件,以适应高炉强化生产地要求,设计了矮胖炉型。首钢1号及3号高炉炉容、炉型相同,均为2536m3,高径比均为1.985,是当时同类级别高炉高径比最小地高炉,引起了国内外炼铁工作者地广泛关注和大讨论,引领了高炉矮胖炉型地发展,也为高炉矮胖炉型地设计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实践证实,高炉炉缸炉底“象脚状”异常侵蚀地形成,主要是由于铁水渗透到炭砖中,使炭砖脆化变质,再加之炉缸内铁水环流地冲刷作用而形成地。加深死铁层深度,是抑制炉缸“象脚状”异常侵蚀地有效措施。死铁层加深以后,避免了死料柱直接沉降在炉底上,加大了死料柱与炉底之间地铁流通道,提高了炉缸透液性,减轻了铁水环流,延长了炉缸炉底寿命。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死铁层深度一般为炉缸直径地20%左右。 高炉在大喷煤操作条件下,炉缸风口回旋区结构将发生变化。适当加高炉缸高度,不仅有利于煤粉在风口前地燃烧,而且还可以增加炉缸容积,以满足高效化生产条件下地渣铁存储,减少在强化冶炼条件下出现地炉缸“憋风”地可能性。近年我国已建成或在建地大型高炉

文档评论(0)

pen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会计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会计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