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点的错视新.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面构成--点的错视新

(三)麦穗错视 日本当代著名错视大师---北岗明佳,运用“点的明暗错视”原理提出了麦穗错视。选择类似麦穗的“点元素”,外轮廓上一边亮边一边暗边。 通过将麦穗的大小、方向进行巧妙的排布,创造了许多点错视的波动视幻效果。特点是:当你盯着麦穗某一局部看时,会发现其他的麦穗在波动。 错视形成 对于错视,迄今仍未有确切的解释。 克里克曾给出的三点评述: 1、你很容易被你的视觉系统所欺骗 通常我们认为能以同样的清晰度看清楚视野内的任何东西,但如果我们的眼睛在短时间内保持不动,就会发现这是错误的。只有接近注视中心,才能看到物体的细节,越偏离视觉中心,对细节的分辨能力越差,到了视野的最外围,甚至连辨别物体都困难。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点之所以显得不明显,是由于我们很容易不断移动眼睛,使我们产生了各处物体同样清晰的错觉。 * * ——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 面 构 成 平 面 构 成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面 导入 视知觉 接收信息的视觉 + 判断信息的知觉两部分。 根据不同情况得出不同的知觉判断 大多数人完成的视觉传递过程 第一节 错视 错视:(又称视错觉),人们对形态的视觉把握和判断与事物现实特征有误差的现象。 错视对设计有重要影响,能使设计作品更具巧思和创意。 一、点的错视 (一)点的大小的错视 1、色感对比的影响 这是由于同等面积下明度高的色较为醒目,会首先吸引人的视线。 同等大小的两点,白底上的黑点比黑底上的白点小些。 2、周围形态的影响 相同大小的点会受周围大小影响产生大小上错觉。 当同样大小的点被大小不同的方框包围时,圆点在边长短的方框 中显得大。同理,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点在直径小的外圆包围下显 得大一些。 3、位置关系的影响 点的位置的排列——影响到视觉感受 同等大小的两个点,上方点较下方点大些。 这是由于人的视觉顺序习惯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进入视线的点较易吸引人的注意力。 在由两个直线形成的夹角中,靠近尖角的比远离尖角的点显得大些。 这是因为与夹角两边相切的同样大小的点,小角度中的点看上去要比大角度中的点显得大些。 (二)点的明暗错视 在不同背景下,可以感受到相同亮度点的明暗差异。当背景为黑色,注视背景中的一个交叉点时,会发现周边的交叉点要暗些;反之,若背景为白色,则情况正好相反,眼睛注视的交叉点周边的点要显得亮些。 这是因为明暗对比会集中在交叉点上,使得这个点对比度更加强烈,从而导致错视。 一闪一闪亮晶晶 闪烁的网格:当你的眼睛环顾图像时,连接处的图片将会一闪一闪。 【解析】德国视觉科学家连科尔·施若夫和E.R.威斯特于1997年发现勒索闪烁的网格幻覺。这种幻觉产生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 *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