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难 经 讲 义 1.书名释义 “难”字有两种不同释义: “难”读 nàn 问难,对古医经的问难. “难”读为 nán,即“难易”之难,“难经”即为理论高深难懂的经典. 2.作者及成书年代 旧说:扁鹊(秦越人)作于春秋时期.伪托. 真正作者已经佚名. 《内经》(西汉)至《伤寒论》(东汉末). 《白虎通义》至《伤寒论》(公元79—210年) 本书在东汉末年已经颇为流行. 3.主要内容 对古医经(《内经》)的阐发,在阐发时并进一步的发展了中医学术理论. 全书分八十一难,每难以设问设答的方式着重讨论一个问题. 全书内容主要为: 1-22难:论诊法.脉诊寸口三部九候诊脉法 23-29难:论经络.奇经八脉生理病理 30-47难:论脏腑.命门、三焦学说 48-61难:论病证.脏腑辨证 62-68难:论腧穴.特定穴“五俞穴”、五脏“(背)俞、(腹)募穴”等 69-81难:论治则治法.针刺治法 论题多数引自《内经》,但在其基础上多所发挥,甚至另立新论. 一些论题来源亦不全限于《内经》(40难、61难、75难;63难、64难谓“《十变》言…”者) 不足之处:受五行术数的影响,某些内容带有唯心论和神秘主义色彩.如: 19难“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 33难释“肝沉肺浮”的原因 40难释“鼻嗅耳闻”的机理 瑕不掩瑜.该书仍为中医重要典籍,对中医学术理论的确立有重要意义,对后世中医学术亦有深远影响,故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4.主要学术特点 对《内经》理论的继承、阐释和发展. 在《内经》奠定的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医诊法学说、脏象经络学说、腧穴学说和治则治法学说. 整体恒动观 命门、三焦、奇经八脉 辨证论治 寸口三部九候、色脉合参、脏腑辨证; “子母补泻”、“泻南补北”、“治未病” 继承了《内经》整体恒动观和辨证论治精神并进一步发挥,使之成为中医基本学术特色. 5.参考书目: 《难经集注》 三国·吕广;唐·杨玄操;宋·丁德用、杨康侯、虞庶(明·王惟一辑) 《难经本义》 元·滑寿 《难经经释》 清·徐大椿 …… 一 难 [内容提要]论述切脉独取寸口的诊法原理. [内容分析] 1.独取寸口诊脉法的诊法原理: (1)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动脉,手太阴肺朝百脉,故寸口为“脉之大要会”,能反映全身经脉的运行情况. (2)肺主行营卫,营卫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夜半而大会于手太阴肺经.营卫昼夜不息,周流灌溉五脏六腑,故寸口为“五脏六腑之所终始”,能反映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情况. 寸口能反映全身经脉、五脏六腑、气血的生理、病理状况,故诊脉可以“独取寸口”以决死生吉凶,而不必遍诊十二经之动脉. 2.本难意义: 说明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确立中医“独取寸口”诊脉法而为后世所沿用. 3.本难可与《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及《灵枢·营卫生会》等篇的内容互参. 4.“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说引自《灵枢·五十营》.按此计算则呼吸频率为13500÷(60×24)=9.375息/分钟,显然与正常人生理情况不符(正常人呼吸频率为17-18次/分钟).该句可能是“昼夜各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误(《灵枢·五十营》篇作者的计算错误). 二 难 [内容提要]寸口脉寸、关、尺分部及其阴阳属性. [内容分析] 1.尺寸(包括关部)是脉之大要会:寸口脉在诊脉过程中须更具体地分为寸、关、尺三部. 2.尺寸分位法:“分寸为尺,分尺为寸,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3.寸、关、尺的阴阳属性: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关以后至尺泽为尺内,为阴气所治理,诊脉时主候阴份(肾、下焦). “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关以前至鱼际为寸内,为阳气所治理,诊脉时候阳分(心肺、上焦). 4.本难意义:将寸口脉为寸、关、尺三部,并说明其阴阳主属,奠定了寸口“三部九候”诊脉法的基础. 三 难 [内容提要]以脉的太过、不及说明“覆溢”、“关格”等脉象. [内容分析] 1.寸脉的太过、不及 寸部在关之前,主候阳份(阳之动). 正常:脉见九分而浮. 太过:超过寸部. 不及:不满于寸部. 溢脉:脉位至手鱼部.(阴乘之脉:阴部之脉加于阳部,致阳部之脉过盛而超出本位.外关内格:阴盛于内,格阻阳气,阳气被关于外.) 2.尺脉的太过、不及 尺脉在关之后,主候阴份(阴之动) 正常:脉见一寸而沉. 太过:超过尺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