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手推车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青 手推车新

二、艾青作品的总特点 (一)时代的代言人 (二)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 1、雪与雾 2、土地和旷野 3、黎明和太阳《太阳》、《春》、《黎明》、《向太阳》、《火把》、《给太阳》、《黎明的通知》等都是光明的颂歌。 4、生与死 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 在“土地”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最深沉的爱及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太阳”意象(包括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火焰等)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息的追求。 “爱国主义”和“追求理想”这两大主题的完美融合,既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交汇,也意味着民族感情与现代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 诗人在描述“大堰河”的命运时,所强调的是她的平凡性与普遍性:不仅其欢乐是平凡的,其苦难也是平凡的、普遍的,并以之作为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的形象。其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受、纯朴与坚忍。 (三)艾青诗的主导性精神意识 1、反叛意识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写给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2、苦难意识 3、平民意识 40年代艾青和臧克家都有“泥土诗人”之称,如《手推车》 4、战争意识 (四)艾青诗艺特征:散文美 1、形式自由 2、语言追求:现代口语融入诗 3、语言的色彩美 善于用色彩来营造丰富的诗意,表达情感。艾青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即感觉、情绪、想象和思想(理性)的综合。在强调捕捉瞬间感觉、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这一点上,最深刻地显示了艾青与西方印象主义绘画之间的联系。 4、 艾青诗歌的美感特征——忧郁的情调和崇高的风度。 艾青诗的忧郁之情和崇高之美,既是对民族悲剧性境遇的真实反映,又是对它的升华和超越。 艾青提名诺贝尔奖始末   自从1938年赛珍珠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中国籍作家(赛珍珠生前曾加入中国国籍)再也没有获此殊荣;不过,获过提名的倒是有好几位,老舍、沈从文、林语堂、艾青、北岛、钱锺书、巴金、王蒙和李敖等。艾青被提名开始于1984年。   民间呼声   周红兴在其写于1987年的《艾青传》中说:“现在,一些有识之士,如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澳门的官龙耀,或撰写文章,或发表演讲,一致呼吁,诺贝尔文学奖应当发给艾青!”澳门的官龙耀曾在《澳门杂志》第一期即创刊号上发表大标题文章《提名中国大诗人艾青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原文为英文,谭炳铨译),文章洋洋洒洒,以生动而不乏感情色彩的文字,介绍了艾青的历史和近况,最后说:“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我们认为艾青适合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此文之写作艾青应该是知情的,因为里面有艾青提供的照片。 三、《手推车》的分析 《手推车》1938年抗战时期写出的,表现了北方灰蒙蒙的黑暗环境,是一幅立体的油画,具有通感效果,象征意境把美术运用到了本诗。 1、 分析手推车的意象和本诗的思想。 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他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现。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 三、《手推车》的分析 2、简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诗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形象——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自己独特感受。 全篇分两部分: 一、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 二、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本诗形式在音节的安排和意境的营造上基本重复(除词句和意象的不同),这种独特的简单反复结构,加深了诗作的气氛和感情。 思考练习 1、分析手推车的意象和本诗的思想。 2、以《手推车》为例,评析艾青有关诗的“散文美”的主张及其对自由体诗的形式创新。 3、简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参考书目】 1、谢冕,《新世纪的太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周红兴,《艾青的跋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 * 手推车 艾 青 一、背景知识:1、艾青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 ,现代 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出生后即被送到本村一位名叫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抚养。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勤工俭学,1932年1月启程回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后被国民党逮捕,狱中的生活使艾青从绘画领域转向诗歌创作,写下了大量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艾青简介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有独特风格    

文档评论(0)

lau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