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理论

东北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硕士论文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 教研室:中医基础教研室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病因 第二节发病 第一节 病因 学习要求 1、掌握外感性致病因素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点; 2、掌握内伤性致病因素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点; 3、掌握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 4、了解疠气的形成分类和疫病流行的因素,及其他 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概 述 病因——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 素。(又称为病原古做“病源”)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 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症临床表现的学说。 病因学说的发展 1、《内经》理论形成时期,主要运用了三部分 类法及阴阳分类法。 2、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千般疢 难,不越三条”的分类法。 3、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的“三因论”。 4、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病证方论》“三因学 说”。 5、目前则主要根据病邪的来源及致病特点,可 将病因三大类或四大类。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一是直接询问发病的原因,即详细询问发病经过 及有关情况(是否感受外邪、有无情志因素及外 伤、有无接触传染因素等),从而推断病因; 二是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 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因 素,这种方法又叫做“审证求因”。 一、外感性致病因素 外感性致病因素,是指来自于自然界,从肌表或 口鼻侵犯人体,而引发外感病的一类病邪。由于 邪自外入,而致一系列表证,故称外感病因,又 称作“外邪”。包括六淫和疠气。 (一)六淫 1、六淫及六气的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 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热)同时也是 自然界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被称为“六气”。 六淫与六气的区别 “六气”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 条件,人类长期生活在六气交互更替的环境中, 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但 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 力,或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 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 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 淫之意。由于六淫是致病邪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 2、六淫产生的因素 (1)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太过或不及;非其时 而有其气;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机体适应范 围。 (2)机体适应能力低下。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异常与否的相对性 一是与该地区常年同期气候变化相比六气太过或 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二是气候变化作为致病条件,主要是与人体正气 的强弱及调节适应能力相对而言。 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 4、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 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为病虽以春季为多,但 不仅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也可以发生。 外风与内风的区别:内风多为肝功能失调的一种表 现,主要症状为头目眩晕、四肢抽搐、肢麻、动 手、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等。外风多为自然界风邪为患。外风主要 症状为发热、恶风、汗出、头痛、鼻塞等,脉象浮 缓。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③风性主动; 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 邪。寒为冬季主气,其它季节亦可见到。 外寒和内寒区别:外寒指外感寒邪。其致病又有伤 寒、中寒之别。寒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 寒”;寒邪直中于里,伤于脏腑阳气,由为“中寒”。 “伤寒”和“中寒”是根据寒邪侵犯部位的深浅而定义 的。内寒则是指机体阳气不足虚寒内生。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 ③寒性收引 (3)火(热)邪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 之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火热为阳盛所生,故 火热可以混称。 外火与内火的区别: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或风 寒暑湿燥五气化火所致,临床上有比较明显的外 感病演变过程。内火则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或五志化火而致,是通过各脏腑的病理变化反映 出来的,无明显外感病史。但外火与内火相互 影响,内生之火可招致外火;而外火亦可引起内火。 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 ②火热易扰心神 ; ③火热邪易伤津耗气 ; ④火热易生风动血 ; ⑤热邪易致疮痈; (4)湿邪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 邪。湿邪致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 外湿和内湿的区别: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 湿病证多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