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收式热泵的工原理
第3章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3.1 吸收式热泵概述 3.2 吸收式热泵的工质对 3.1 吸收式热泵概述 3.1.1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过程 3.1.2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 3.1.3 吸收式热泵的热力系数 3.1.1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过程 概 述 主要特点:用吸收装置替压缩机,消耗热能实现致冷与供热。 装置:主要由吸收器、水泵、发生器、减压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精馏器、分凝器、过冷器、回热器等组成。 工作流程与原理:制冷剂循环和溶液循环。 两种二元溶液及特点:氨水溶液和溴化锂水溶液。这两种二元溶液的致冷温度范围不同,前者在+1~-45℃;后者致冷温度只能在0℃以上,所以它被广泛应用在空调热泵中。 概 述 性能:吸收式热泵循环的效率也用热能利用系数ξ来衡量: ξ=收益/代价=Q2/Q1 (最大的热能利用系数是工作在T1和TS两热源间的卡诺热机效率与工作在TS和T2两个热源间的卡诺逆循环致冷系数的乘积。) 特点: 优点:吸收式热泵装置的优点是可利用较低温度的热能如低压蒸汽、热水、烟气以及某些工艺气体的余热或太阳能等,对综合利用热能有实际意义。 缺点是:吸收过程的复杂性,也使得其热能利用系数不高。 使 用 范 围 蒸汽:大于30kpa;热水:高于80; 供冷热量:大于350kw时,采用LiBr吸收式 电力增容困难,无合适热源,要求振动小的建筑,采用直燃式LiBr吸收式 无其他供热负荷时,不应专配锅炉驱动的LiBr吸收式 类型及特征 一般形式:制热性能系数小;但从消耗初 级能源的能源利用系数来看,燃气吸收式热泵优 于电动机驱动的压缩式热泵,劣于内燃机驱动的 压缩式热泵。te降低时,供热量降的少。 再吸收式热泵:压比小,制热系数小。 两级吸收式热泵:压力差大时,不需 提高高位热源温度实现热泵循环;或在较低的高 温热源温度下实现单级无法实现的循环。 绝热吸收式热泵:有效利用大量的把 温度较低的废热,变废为宝。 3.1.2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 3.1.3 吸收式热泵的热力系数 3.2 吸收式热泵的工质对 3.2.1 工质对的选择 3.2.2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3.2.1 工质对的选择 3.2.2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3.3 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1 吸收式热泵循环 3.3.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1 吸收式热泵循环 3.3.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4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3.4.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4.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4.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4.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5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3.5.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安装 3.5.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调试 3.5.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维护 3.5.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安装 3.5.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调试 3.5.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维护 返回首页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由各种换热器,并辅以屏蔽泵、真空阀门、管道、抽气装置、控制装置等组合而成。按照各换热器的布置方式分为单筒型、双筒型或三筒型结构。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由下列九个主要部分构成: 蒸发器 借助制冷剂水的蒸发来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吸收器 吸收制冷剂蒸汽,保持蒸发压力恒定,同时放出吸收热。 发生器 使稀溶液沸腾产生制冷剂蒸汽,稀溶液同时被浓缩。 冷凝器 使制冷剂蒸汽冷凝,放出凝结热。 溶液热交换器 在稀溶液和浓溶液间进行热交换,提高机组热效率。 液泵和制冷剂泵 输送溴化锂溶液和制冷剂水。 抽气装置 抽除影响吸收与冷凝效果的不凝性气体。 控制装置 有热量控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等。 安全装置 确保安全运转所用的装置。 返回本节 返回首页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 返回首页 吸收式热泵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其工质对、驱动热源及其利用方式、制热目的、溶液循环流程以及机组结构等进行分类。 1.按工质对划分 (1)水-溴化锂热泵 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 (2)氨-水热泵 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 2.按驱动热源划分 (1)蒸汽型热泵 以蒸汽的潜热为驱动热源。 (2)热水型热泵 以热水的显热为驱动热源。热水包括工业余、废热水、地热水或太阳能热水。 (3)直燃型热泵 以燃料的燃烧热为驱动热源。可分为燃油型、燃气型或多燃料型。 (4)余热型热泵 以工业余热为驱动热源。 (5)复合热源型热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卡尔曼滤波器分及基本公式.ppt
- 印刷厂安全生产度.doc
- 印刷报价公式详.doc
- 印章治安管理信系统标准.doc
- 危化品安全事故急预案.docx
- 危险化学品“两点一重大”.ppt
- 危险性较大分部项工程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doc
- 历代皇后名称及号大全.docx
- 历次党章的制定修正简况20160604.ppt
- 压疮brade评分表.ppt
- 【戴德梁行】新型城镇化4.0 特色小镇.docx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 含解析.pdf
- 关于《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项标准修改单.pdf
- 加快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中国科协主席万钢.docx
- 生成式AI时代下的就业与挑战.docx
- 大华国际-大华国际咨询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3年.docx
- 2025届名校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政治试题及答案.pdf
- 2025年中国日式餐饮市场简析报告-嘉世咨询.docx
- 空间计算时代下AR+AI实践与探索.pdf
- 从技术到市场:星闪 NearLink 打造无线短距离通信商业化新增长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