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商周考古与商周史研究专业论文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而中国古代文明多 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则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密切相关。河洛和海岱地区,地域相邻,自新 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至夏商时期一直都存在着文化上的往来和交流,相互关系甚为密切,在中 国古代文化交流发展史上富有典型性。因此,分析研究这两个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全过程, 对于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程都具有比 较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充分占有考占资料,利用历史地 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文献记载,就两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具体内 容、途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以期探明中国古代文
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第=章,河洛地区史前文化的分期和类型;第三章,海 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分期和类型;第四章,河洛与海岱地区夏代文化的分期和类型:第五章。 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河洛与海岱地区夏代至早商早期文化的交 流与影响;第七章,夷人文化的融台与消亡。
第一章论述了词洛与海岱两大文化区的地理范围以及影响其形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 素,简略回顾了学术界研究两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及其双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阐 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同时对两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概括,将其 划分为肇始期、繁荣期和融合期三个发展阶段,肇始期约当裴李岗时代,繁荣期约当仰韶时 代早期至早商早期,融合期约当早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第二、曼、四章分别对两地区史前至夏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和类型加以论述。本文着重 对河洛地区史前文化和先商文化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期。如将裴李岗文化分为三期6段:将 仰韶文化分为三大期四小期,第一、二期为早期阶段,第兰期为中期阶段,第四期为晚期阶 段,一、二、三、四期可分别称为枣园期、半坡期、庙底沟期和西王村期,并将以大河村第 三期为代表的遗存划归仰韶中期最晚阶段;将庙底沟二期文化分为两期4段;将王湾三期文 化分为两期4段;将先商文化分为三期4段等。至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及夏代=里头文化和 岳石文化的分期与类攫问题,一般采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个别遗存的年代归属 上有所调整。如对所谓“新砦期”遗存,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方面的尝试是将其早段遗 存划归王湾三期文化的最晚阶段,晚段遮存则归入二里头文化一期偏早阶段。
廓清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对应关系,是研究两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状况的基础。 “c测年数据和文化囡索对比分析表明,眉李文化早、晚两期分别与装李岗文化中、晚期大体 相当;北辛文化与仰韶文化早期阶段大体相当,其早期与仰韶文化第一期基本同时,中、晚 期与仰韶文化第=期约略相当;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与仰韶文化中期阶段大体同时,中期阶
.2.
.2. 中文摘要
段与仰韶文化晚期阶段基本相当;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与庙底沟二期等文化的年代基本一 致;龙山文化的年代和王湾三期等文化约略相当,其早、晚两期也大体对应;岳石文化一至 三期大体与=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偏早以及先商文化早、中期相对应:岳石文化四朗偏早约 略和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及先商文化晚期相当,四期偏晚则大约与早商早期至早商晚期之初 即自家庄期大体一致。
第五、六、七章,即运用类型学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对两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考古学 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具体内容加以比较全面系统的剖析,探究各自在不同时期文化交流活动中 所处地位;进而结合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记载,对两地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途 径、方式及其产生原因与历史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龙山时代晚期以前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和传播,除仰韶时代早期可能还通过豫北、冀中南和鲁西北地区进行之外,基本上都是通过 豫东、鲁西南和皖西北地区这一途径来实现的。自龙山时代晚期开始,上述两大区域均成了 双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通道。和平时期双方文化交流的方式,既有一般的人员往来和人口迁 徙,又可能有某种经济贸易活动,进入文明时代后可能还有朝觐、纳贡等方式。这种环境下 的文化交流活动,均未改变原有文化的性质,只是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为其进一步发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华夏和东夷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如龙山时代早、晚期之交的“涿鹿之 战”、夏代初期的“后羿代夏”、早商晚期的“仲丁征蓝夷”等,则加速了双方之间文化融合 的进程。东夷文化真正开始融合于华夏文化之中,可能正是“仲丁征蓝夷”之后,对其进行
统治的结果。
总之,本文从理清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对应关系入手,就两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 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而具体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力求从富有她型 性的这两个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状况的实际出发,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毗邻效应研究-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旅游管理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旅游地产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分析及发展对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建筑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行政管理学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本科体育院校师生关系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信息素质的现状与培养对策-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docx
- 河南省春季层状云系结构及其降水特征的研究-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论文.docx
- 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河洛文化视角下洛阳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论文.docx
- 河洛文化多媒体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河洛大鼓唱腔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方法探究-音乐与舞蹈学专业论文.docx
- 河津市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公共行政管理专业论文.docx
- 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以长江口为例-生态学专业论文.docx
- 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动力特性敏感性研究与抗震分析-水工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河津方言的语法特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 河流七氯降解菌的筛选和降解影响因素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河流与浅水湖泊水流数值模拟及污染物输运规律研究-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L630-50动臂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4 T600-32U起重性能提升60m臂长(25m@25t).pdf VIP
- T8030-25U 国内标准版说明书-附着高度345m-(2017.10.9).pdf VIP
- XGT1750-80S塔吊说明书安装手册.pdf VIP
- 考试考场座位号模板(可打印).pdf VIP
- 电气设备故障处理实例及实践中创新方法的应用.pdf VIP
- 院感管理制度(3篇).docx
- 计算机网络第8版课件-第8章-互联网上的音频和视频服务.pptx VIP
-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分数单元测验 .docx VIP
- 2024年产品开发合作框架协议.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