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健康监测传感网关键技术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健康监测传感网关键技术研究.doc

新型健康监测传感网关键技术研究 乔乔 2014年3月 中图分类号:TN915.5 UDC分类号:004.7 新型健康监测传感网关键技术研究 作 者 姓 名 乔 乔 学 院 名 称 信息与电子学院 指 导 教 师 高飞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 申 请 学 位 工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论文答辩日期 2014年3月 Research on New Healthcare Sensor Sensing Network Candidate Name: Qiao Qiao School or Department: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Faculty Mentor: Prof. Fei Gao Chair, Thesis Committee: Prof. Degree Applied: Master of Philosophy Maj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gree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Date of Defence: March,2014 V4.0,相比以前的版本新增了蓝牙的低功耗模式,在低功耗模式下系统电流消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联网的时间。本系统使用了德州仪器最新的低功耗蓝牙芯片CC2540作为硬件支持,其片上包含低功耗模式的蓝牙射频前端与增强型C8051单片机,内部资源丰富、运算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片内含多种通信接口,可以方便连接各种传感器与控制器。另外在系统中加入了智能终端,用于接收与保存各种健康监测设备的数据,并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以长期记录其多项生理参数,便于随时查看。同时,一旦患病,这份记录生理参数的档案不仅能够为医生准确地提供患者院外的多项体征参数,甚至能够为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提供一定的支撑。软件设计方面,蓝牙协议采用嵌入式低功耗蓝牙协议栈,简化了应用程序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与可扩展性。采用Objective-C开发智能终端上的软件,配合健康监测设备使用。 关键词:健康监测;低功耗蓝牙;智能终端;CC2540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it ……. Key Words: Heaithcare Monitor; Bluetooth Low Energy;Smart Termminal;CC2540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因而健康监测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健康监测产品不仅要满足一些基本的需求,更要求健康监测传感网在功能扩展、外延甚至服务方面能够做到简单、方便、安全。物联网的提出,使得健康监测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监测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健康监测是一种对用户的生理或生化参数进行连续、长时间、实时监测,对数据分析处理后实现多类别自动报警、自动记录的某些医学仪器的组合,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和现代医学相关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病房里的监护系统多是依托于有线的连接,比如RS232、RS485等。现在多是基于有线的TCP/IP局域网,有线传输有固有的好处,传输速度高,功耗低,传输稳定可靠,但是移动不方便,布网成本高,也不满足家庭医疗监护的应用需求,甚至有些数据现在都要护士人工的记录和入录,例如体温数据。 随着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成熟,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的互联。当前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研究开发新技术,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在加快部署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步伐。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就已经提及物联网的概念。但是,“物联网”概念的真正提出是在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提出,被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1]。 中国也是研究“物联网”的最早国家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物联网”就已经提出,但当时没有叫做“物联网”,

文档评论(0)

yanzhaoq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