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胆道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胆道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ppt

胆道系肝外阻塞 肝内胆管扩张:肝管内径≥0.3cm。轻至中度为“平行管征”,重度时呈树杈状或“海星状”、“丛状”向肝门部汇集,门静脉受压显示欠清。 肝外胆管扩张:“双管猎枪征”,上段内径0.7~1.0cm为轻度扩张,大于1.0cm为显著扩张,判断胆管梗阻更有价值。 梗阻部位的判断 胆总管扩张提示下端梗阻。 肝内胆管或左右肝管仅一侧扩张而肝外胆管显示正常或不显示,提示上端肝门部梗阻。 胆囊扩大而胆管不扩张提示胆囊管梗阻。 胆管、胰管均扩张,提示vater壶腹水平的阻塞。 The end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丁香园医学网站,在此特别提出感谢! 谢谢大家! * 胆道感染和胆汁停滞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多为胆色素混合结石。 * * 硬化性最常见于肝门部胆管癌。 * 老年患者的肝总管内径可以超过0.7cm。 胆囊壁多发息肉样病变 胆囊腺瘤 为真性肿瘤,有恶变倾向,尤其是乳头状腺瘤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声像图特征: 呈乳头状或圆形结节,基底较宽,偶见有蒂; 一般为单发,亦可多发,好发于颈部、底部; 平均大小较胆固醇息肉为大,但多少不超过1.5cm; 为较强回声或中等或弱回声。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壁息肉样病变 胆道蛔虫病 胆总管蛔虫 胆囊蛔虫 肝内胆管蛔虫 胆总管蛔虫 胆总管扩张; 腔内见双线状的强回声带,虫体死后,无回声暗带逐渐模糊; 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胆囊增大,继而伴炎性改变。 胆囊蛔虫 胆囊增大,多伴炎性改变; 胆囊内弧形或卷曲状双线状强回声,活虫体可见蠕动; 多不伴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肝内胆管蛔虫 肝内见沿胆管分布的强回声带; 强回声带周边多不能显示扩张胆管的无回声; 虫体可呈蜷曲状盘曲于肝内,周围伴有炎症性改变所致的低回声,边界不清,为早期肝脓肿的表现,炎症未能控制者,最终形成肝脓肿。 胆囊癌 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多数为腺癌,偶见鳞癌。 多发生于体部和颈部。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浸润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比较少见。 约70%的胆囊癌同时合并胆囊结石。 声像图可分为五型:小结节型、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块型。 小结节型:病灶较小,大小约为1.0~2.5cm。团块自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好发于胆囊颈部。 蕈伞型:基底宽而不规则的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内,弱回声或中等回声,常见多发,可连成一片。单发病灶似乳头状。 厚壁型:胆囊壁表现为不均匀增厚,局限性或弥漫型,弥漫型者以颈部、体部增厚显著,黏膜线多不规则残缺不齐。 混合型:胆囊壁的增厚伴有乳头状和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 实块型:胆囊增大,正常无回声的囊腔消失,代之以一个弱回声或回声粗而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其与肝脏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带被破坏、中断甚至消失。 实块型胆囊癌易被误诊为肝脏肿瘤,若能在其中发现结石基本上就能够确定肿块来源于胆囊。彩色多普勒在其内发现血流信号,测得高速动脉血流频谱易于胆泥及血凝块鉴别。肿块与门静脉右支根部仍可见强回声线的解剖标志。 肝外胆管癌 胆管癌好发于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胆管癌的60%。 绝大多数为高分化腺癌,偶见未分化癌和鳞癌。 大体病理分型:息肉状或乳头状癌、硬化性胆管癌、结节型胆管癌和浸润型胆管癌。 直接征象 扩张的胆管远端显示出软组织肿块,多为乳头状或结节状,可分为乳头型和团块型。 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截断或狭窄闭塞,但未见到明显的团块,多为浸润状。可分为狭窄型和截断型,其强回声向外扩张,边界不清楚。 间接征象 病灶以上整个胆管系统明显扩张。 肝脏弥漫性肿大。 肝门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有转移灶。 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表现 胆道系疾病的超声诊断 西昌市人民医院 陈昌秀 急性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轮廓线模糊,外壁线不规则。 胆囊壁弥漫增厚,呈强回声带,其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形成胆囊壁的“双边影”表现。 胆囊内见稀疏或密集的细小或粗大的斑点状回声,无声影,不形成沉积带——胆囊蓄脓。 多伴有胆囊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管部。 发生穿孔时,可显示胆囊壁局部膨出或缺损,胆囊周围出现局限性积液或积脓。 胆囊收缩功能差或丧失。 探头通过胆囊区时有慢性触痛。 胆囊结石 典型表现: 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 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 改变体位后强回声团随重力移动。 非典型表现: (1)胆囊内充满结石:正常胆囊内胆汁无回声区消失,胆囊轮廓的前壁可见,呈弧形或半月形强回声带,其后伴宽大的声影,致胆囊后半部和后壁轮廓完全显示不清。 “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WES):即增厚的胆囊壁的弱回声带包绕这结石的强回声,其后伴有声影。 (2)胆囊颈部结石:结石嵌顿于颈部时仅表现为胆囊肿大和颈部声影。 (3)泥沙样结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