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与西方早期现代舞学院雕塑-北京大学人文学部.DOCVIP

罗丹雕塑与西方早期现代舞学院雕塑-北京大学人文学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丹雕塑与西方早期现代舞学院雕塑-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Page 1 - Page 2 - 罗丹雕塑与西方早期现代舞 佟佳家 佟佳家,艺术学博士 佟佳家,艺术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学生舞蹈团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从法国雕塑家罗丹触及舞蹈艺术领域的历史背景出发,回溯了罗丹与西方现代舞者互相启发的创作过程,并试图探讨罗丹塑造动态舞者形象的原则,以及从罗丹为现代舞者尼金斯基塑像的历史中探寻舞蹈与雕塑内在追求的一致性。 关键词:雕塑、舞蹈 一、罗丹与舞蹈的相遇 一直以来,舞蹈对视觉艺术领域(特别是绘画和雕塑)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罗丹在其晚年,特别从他60岁左右开始关注舞蹈艺术。 其一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思潮。如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在其著作《第一原则》(1869)中提出了关于“节奏”的主题。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在《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1872)中也进行了关于身体象征和运动的关系的探讨。而在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中更对酒神舞蹈的形式给予了重要的解读。这些思想家们对人类存活的基础——身体以及身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舞蹈所给予的重视,使得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再次聚焦舞蹈,并用不同的艺术媒介进行有关身体表达的创作。 其二是新舞蹈形式的出现。如当时法国出现的“康康舞”热潮。这种19世纪晚期在有歌舞表演的餐馆中流行的舞蹈形式曾引发了许多艺术家的想象。如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的《红磨坊舞会》和新印象主义画家乔治·修拉的《康康舞》等,人们在特定的时空中借由描摹身体语言直接触碰人性、展现生活的百态。 而罗丹的雕塑在众多展现舞蹈场面的作品中突显出来,是因其试图去把握舞蹈运动的精髓。罗丹成为了舞蹈的热衷者,他在舞蹈中看出了其在雕塑中总在寻求的精神状态。从1892年开始,他开始了与现代舞蹈家的交流与互动。 二、罗丹在舞蹈中探索运动的原则 罗丹认为:运动是一切事物的灵魂。罗丹在其雕塑中所展示的运动的概念是将运动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阶段的动态融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呈现。其强调动作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瞬间。罗丹对运动的理解将他与同时代的两位艺术家区别开来,一位是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其仅捕捉芭蕾舞演员的动作瞬间,用油画、粉笔画、青铜材料来呈现;一位是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J. Muybridge,1830年-1904年),其用摄影术拍摄奔跑的马,用连续的画面展现马的运动,将马运动的瞬间以一个一个静止状态的画面进行呈现。这两者都将运动中的某一片段截取,进行记录。但罗丹认为,我们无法通过孤立的瞬间把握事物运动的全貌,所以他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形塑运动的方式去体现运动的本质,即在雕塑中展示一个连续而不可分割的运动过程。 罗丹想要表现事物本质——运动。这个愿望以及他对运动的理解,引领他触碰到舞蹈领域。舞蹈,始终用身心本体去感受并不假外物地直接展示身体在时空中感受到的律动。舞者的身体运动所承载与展示的正是其当下直接感受到的事物运动发展模式。因此,这种本体性艺术表达的直接与丰富点燃了罗丹在生命晚期对舞蹈运动的热衷与探索。 罗丹对捕捉人体动作的兴趣促使他对舞者的运动规律进行过探索和研究。他的研究是即兴的运动,这种创作模式并非带着目的去完成任务,而是一种严肃的游戏和即兴的创作结果。他将自己数以百计的即兴创作作品储存在法国默东的地下室,命名为:“舞蹈运动”。他们展示了罗丹的意图:呈现自然连续的运动,而非空间中僵化的人物。如其作品《行走的人》示例了独立身体的动态形式。他喜欢招募红磨坊中的舞蹈演员作为模特,让他们在他的工作室里来回走动,或进行热身、跳跃等排练活动,来研究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当舞者在他的工作室舞蹈时,罗丹快速地形塑粘土,试图打破僵化的形象,他的挑战是在一个单独的雕塑中获得一种动态的生机。罗丹的秘书曾记录:罗丹认为去呈现两个时间上紧接着的连续的位置,第二个动作从第一个动作中自然流淌出来,将这两者融合就会产生运动的印象。 舞蹈对罗丹雕塑关于运动的理念的确立产生了影响,而当时有声望的舞者也都因罗丹对人体动态的理解而想成为罗丹的模特。如现代舞先驱洛伊·富勒(Loie Fuller,1862-1928)的运动模式集中体现了“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Movement,1880-1910)的精神。她成为了罗丹的朋友和合作者,罗丹认为富勒打开了通向未来艺术的道路。 如果说富勒打开了未来艺术道路之门,那么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7-1927)是身体力行的实现了这条道路。1900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