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谢! “ ” 缅甸文化的传承载体-缅文 王丽凤 一、缅文概貌 1、文字 2、文字结构及特征 3、文字样品及特征 二、缅文发展史分期介绍 1、缅文创立之前缅甸的文字使用状况(11世纪前) 2、上古时期的缅文(11-13世纪) 3、中古时期的缅文(13-18世纪) 4、近现代缅文(19世纪--) 三、现代缅语 1、七种缅语方言 2、标准缅语 一、缅文概貌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文字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媒介,是民族文化载体的核心。缅文也是如此,它在缅甸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缅甸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个重要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数约有2500万。它是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通用语。它的书面语从公元1058年镌刻的缅文“雷德榭碑”算起,已经有九百多年历史。缅文是拼音文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记载。从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缅甸语言在近一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各方面都起了不少变化。其中,辅音韵尾的变化就是一个重要的语音变化现象。对缅甸语中的辅音韵尾变化作了一些研究,发现缅甸语中辅音韵尾的变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与汉语以及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变化规律极为相似。对缅甸语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找出缅甸语言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研究亲属语言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文字 缅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字母直接源于孟文。孟文是由印度南部帕那瓦地区流行的巴利文字演变而来的。孟文创立于6世纪。缅族进入缅甸境内后,孟文就被传到了缅族地区。11世纪在东渡的锡兰学僧的帮助下,缅族僧侣通过比较梵、巴、孟文语音体系初创了缅语音韵系统。之后,他们通过借用并改进孟文对音、符的约定创制了缅文。 2、文字结构及特征 缅语的文字系统由33个辅音字母、11个辅音符号、69个元音符号、12个特殊字母和一批叠字组成。辅音字母是基字,原因符号以其位置分类分为前加、后加、上加、下加几种。一个基字可有多种附加符号。 缅文自左向右横写,字体圆润,每个音节都以辅音字母为中心在其上下左右附上辅音符号或元音符号构成音节。辅音字母不一定写在音节开头,它与其他符号的搭配也是有限制的。辅音字母可以自成一个音节。同梵文、巴利文一样,每个缅文字母单独发音的时候都带有元音A,字母表中最后一个字母A代表零辅音。每个字母单独发音时都发高降调。缅文音节与音节之间没有标记。 3、文字样品及特征 缅文字母表 缅文特殊符号 二、缅文发展史分期介绍 1、缅文创立之前缅甸的文字使用状况(11世纪前) 缅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在汉林地区发现的一块墓碑上的骠文,据考古学家估计为四世纪时所刻。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骠国曾建都于室利差旦罗(今卑谬)。 后人在该城附近的摩娑村钦巴岗挖掘到20金箔,上面刻着的文字为五世纪所使用的骠文。(这种文字与印度南方流行的迦檀婆KADAMBA)文字相似,由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流行的婆罗米BRAHMI文字演变而来。 403年孟族高僧名佛鸣长老将三藏经从锡兰带到了缅甸南部的直通孟人国家,并将三藏经从僧迦罗文翻译为摩揭陀文(巴利文),巴利文从此在直通流传。 十一世纪 2、上古时期的缅文(11-13世纪) 11世纪,随着缅甸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建立,如何传递自己民族文化的问题就不可避免的摆到了面前。缅族人有了要创造哦总计文字的紧迫感。当时,缅甸境内主要流行3种文字,骠文和孟文使用较为广泛,孟文字母结构比骠文要简单,具有好写好认的优点。加上缅族对孟族文化的认同,和帝王们的推崇,有心创造发展自己的文字。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投向了孟文。 1057年阿奴律陀把30部用孟文字母拼写的巴利语三藏经典带回蒲甘。由于语言体系的不同,孟文记录缅语遇到了音、符不合的现象。 11世纪,在东渡来缅的锡兰学僧的帮助下,缅族僧侣学者初创了缅语拼音系统。 1112年,亚扎古曼碑铭,当时缅文还没有完全定型。 公元1173-1211年,缅王那罗波帝悉都时期,依照孟文而创制的缅文开始取代孟文,成为唯一官方用字。 上古时期缅文的特点是: 1、缅文字体由比较混乱和不统一发展到统一,比较规范; 2、元音字母还未被符号代替,书写音节时往往在辅音上下直接写元音字母; 3、有很多复辅音字母; 4、字体为方形偏圆; 5、声调标志不完全。 3、中古时期的缅文(13-18世纪) 我国“四夷馆”译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15世纪和18世纪时期缅文的变化情况。 统一字体的正字法字典:盛达觉都吴奥的《智者大成正字法》、基尼江塞耶杜的《说文解字》。 中古时期的缅文特点: 1、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