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边缘性人格障碍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边缘性人格障碍概论.ppt

对养育方式对BPD形成的解释 BPD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养育的失败,由此无法形成客体的持久性(Adler,Buie)。BPD的养育者被认为是十分的不敏感和不共情,以至于BPD儿童不能发展出稳定的自我形象和照顾者形象,这样的形象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可以提供支持和良好的感受。 被抛弃的恐惧组成了边缘型病理的核心冲突,在儿童获得自然独立阶段,母亲在儿童获得独立的时候,有选择地撤回情感支持。分离-个体化阶段 对养育方式对BPD形成的解释 Fonagy认为,BPD的父母严重忽略、拒绝,甚至是虐待他们,其父母缺乏反射能力,不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这样的照顾者无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儿童没有更多机会去探索照顾者的心灵,探索自我(self)和他人的心灵,形成成熟的关于自我和他人的表象。 Fonagy指出,对自我和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形成表象的能力减低说明了BPD的很多核心症状,包括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及情感反应,冲动行为,慢性的空虚感受等。 创伤与虐待 儿童期的创伤和BPD的症状有显著相关性。危险因素包括:丧失、性和身体虐待、严重的忽视或情感虐待、目击家庭暴力和双亲的物质依赖或犯罪。 很多研究显示儿童期的性虐待和边缘型人格发展有显著关系。谁?持续时间?程度? 儿童期的性虐待和BPD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自杀姿态、慢性无望和无价值感、短暂的偏执观念和难以忍受孤独。 后果:持续的性虐待影响到儿童形成满意和安全亲附模式的能力。儿童会逐渐相信他人是不安全的,只关心自己的满足,导致恶意客体世界的形成。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机制和解释理论 生物学模式 动力学模式 人际模式 认知模式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机制和解释理论 精神分析是一种人格分析。 性格(character)描述 一般性格类型水平:口欲性格、肛欲性格和生殖器性格 专业精神病类型水平:神经症性格、精神病性性格和性格变态;恐怖性格、强迫性格、癔症性格、自恋性性格、受虐性格和分裂样性格 1967年,Kernberg首次提出了BPO(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几乎所有的人格障碍和心理动力学的性格类型都包括了 自我弱小 防御机制 现实检验 同一性 初级思维过程 病理的 客体世界 同一性(内射、内化和认同、自我同一性) 防御机制:分裂、投射认同,全能感、原始理想化、贬低 现实检验 分裂机制 受内部死亡本能引起的消亡感的威胁,婴儿为了保护自己,把包容着死亡本能的那一部分自我分裂掉,并攻击性地将它投射给原始的部分客体一一母亲的乳房。这样,就把乳房分裂为好的、让人爱的部分和坏的、迫害性的部分,二者彼此分离。 然而,在试图内投好乳房时,婴儿不可避免地也吸收了坏乳房。再次受到来自内部的破坏性危险的威胁,婴儿不仅再次投射这个坏客体,而且试图通过理想化并借助对于坏乳房的全能性否认来保护好乳房,同时就在幻想中消灭了他的内在的迫害者和痛苦的关系。可见,与分裂相伴随的原始防御机制还包括否认、投射、内投性认同和理想化等。 投射认同 作为容器,既不报复也没有被打倒 不报复,危险来自于外在而不是来自于内在,是客观的。 没有被打倒,受挫,全能感的消除 恰到好处的母亲 发展阶段的异常 分离个体化阶段的固着,特别是在和解亚阶段(16到30个月)。 分离个体化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客体恒常性。 没有一个照顾者稳定的形象被内化,完全分辨自我和他人是很困难的。 客体恒常性没有形成的结果是什么? 伴随攻击,来自于早期照顾者 整合矛盾变得异常困难,坏的形象始终都是对好形象的威胁,对坏的形象充满了愤怒和憎恨。 原始的分离焦虑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详尽的评估访谈。 团队合作 。 心理治疗为主要治疗模式,药物治疗辅助对症治疗。 注意轴一、轴二的共病。 治疗计划的灵活性。 争取病人的合作,尊重病人。  心理治疗的各种流派中共有的有效策略包括: (1)建立坚固的治疗同盟; (2)监控自杀和自伤行为,并设定限制;(危机干预) (3)在确认患者的痛苦的同时鼓励和帮助患者承担起自己行为的责任; (4)治疗的有限度的灵活性; (5)处理患者和治疗师的各种感受;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MBT TFP DBT 框架 2-5/周,18个月、OPD,部分住院 2次/周、一年 OPD 2次/周,一年 OPD/住院 核心结构 自我结构、心理平衡、伪装模式 客体关系、同一性弥散、攻击 情感失协调、无效、环境、辨证失败 方式 个人、集体、表达性的 个人 个人、社会训练小组、家庭作业 核心技术 解释移情、心理化、情感和意义整合、精神科治疗 解释移情 问题解决、有效性、技术训练、情感控制、正念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论 技术 策略 战略计划 TFP S1:定义主要的客体关系 1.通过移情来体验和忍受病人的内心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