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的断与治疗2015.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消化道出血的断与治疗2015

吞棉线试验 约 2 米长的白色棉线,让患者吞入 末端固定在患者衣领 12~24 小时后拉出棉线,测量门齿至胆染距离和血染距离,可大致推测出血部位 该检查可检出上段空肠以上的出血 手术探查 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 持续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有些微小病变特别是血管病变手术探查亦不易发现,此时可借助术中内镜检查帮助寻找出血灶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歩骤 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 结肠镜全结肠检查 X 线小肠钡剂造影检查 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歩骤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出血停止期: 小肠钡灌双重气钡造影是诊断的主要手段 有条件可作小肠镜 胶囊内镜检查;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在出血发作期: 应及时作 99m 锝标记红细胞静脉注射,腹部核素扫描 腹腔动脉造影,以期发现出血部位及病变 出血不止危及生命者行手术探查,探查时可辅以术中内镜检查 治疗原则 补充血容量 抗休克 止血治疗 病因治疗 一般治疗 禁食,卧位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立即建立输液通道 心电监护,监测P、Bp、R、尿量及神志变化 观察便血与黒粪情况 备血、査Hb、RBC、红细胞压积与BUN 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补充血容量 紧急输血指征: 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 失血性休克 血红蛋白低于 70g/L 或 血细胞比容低于 25% 补液量是否充分的判断指标 临床表现:Bp、P、尿量、口渴、颈静脉充盈 补足---颈静脉充盈良好 不足---颈静脉完全塌陷 中心静脉压:正常8-12cm H2O 6 加快输液 10 慎重 15 输液过量 尿量:正常人酶小时尿量25-50ml 达到---入量足够 仍少---补液不足 治 疗 药物治疗 左半结肠出血凝血酶保留灌肠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血管加压素0.2~0.4U/min维持静点 生长抑素250ug/min维持静点 如作动脉造影,可在造影完成后动脉滴注血管加压素 0.1~0.4U/min, 对右半结肠及小肠出血止血效果优于静脉给药 内镜下止血 钛夹止血 电凝止血 APC 微波治疗 动脉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注入栓塞剂 本法缺点是可能引起肠梗死 拟进行肠段手术切除的病例 紧急手术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仍出血不止危及生命,无论出血病变是否确诊,均是紧急手术的指征。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一)小肠出血 Crohn病:可侵犯全部胃肠道,但好发部位为回肠末端,原因不明。 病理改变早期为粘膜小溃疡伴出血,后期可形成裂隙溃疡而深达肌层,并可穿透肠壁形成瘘管,非干酪性肉芽肿。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及腹泻,大便可混有脓血及粘液,出血量不多。 结肠镜病变主要在回肠末段及邻近结肠且成非连续性、非弥漫性分布,可有纵行溃疡,伴周围粘膜正常或鹅卵石样改变。 (一)小肠出血 小肠肿瘤:小肠肿瘤引起的出血多为显性出血,病人可排黑便或暗红色大便,少数为隐性出血。 小肠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为较少见的一种肿瘤,良性肿瘤有平滑肌瘤、脂肪瘤、腺瘤样息肉、血管瘤等。恶性肿瘤有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包括淋巴细胞瘤、网状细胞瘤、何杰金病等。 小肠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物。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消瘦、贫血,恶性淋巴瘤可有高烧。出血原因多为肿瘤继发糜烂、溃疡、出血量可大可小。诊断主要依据腹部CT、MRI、X线及术中内镜、腹部血管造影等。 (一)小肠出血 肠结核:好发部位为回盲部。病理改变为结核性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可发现有结核杆菌。 如机体的过敏反应强,病变以渗出为主,干酪坏死成溃疡,即溃疡性肠结核,如机体免疫强,则病变以肉芽组织增生为主,形成结核结节,即增殖性肠结核。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交替,结核中毒症状。后者以溃疡型结核多见,粪便可呈脓血样,但较少见。 (一)小肠出血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是以小肠广泛出血及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炎症。以腹泻、便血、腹痛、发热及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认为与营养不良、饮食不当、病态反应及肠道病原体感染有关。 病变主要在空肠及回肠,也可波及其他肠段。病理改变主要是肠壁小动脉内类纤维蛋白沉着、栓塞而引起的出血性坏死,甚至可引起肠穿孔。 诊断要点:①小儿与青年、有急性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或继而出现血便、肠梗阻征象或败血症休克。②X线检查可见小肠充气、扩张、黏膜皱襞模糊、粗糙。立位片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坏死肠襻部位有时可见一致密不规则阴团。肠穿孔时可见气腹征。③轻者可做腹腔镜检查,可见肠管充血、水肿、出血,肠壁粗糙、坏死、粘连。④血常规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中性粒细胞正常或明显升高,核左移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