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直立行走 B、有无语言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群居生活
3、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 )
A、商汤灭夏 B、盘庚迁都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
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
A、皇帝时期 B、尧时期 C、禹时期 D、舜时期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 )
A、水稻,粟 B、小麦,水稻 C、大豆,粟 D、玉米,大豆
6、禅让制的主要依据是( )
A、财产 B、才德 C、门第 D、武力
7、“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名言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韩非子》
8、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 )
A、老子的学说 B、墨子的学说 C、孙子的学说 D、孔子的学说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商朝 B、黄帝时期 C、夏朝 D、西周
10、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1、被人们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禹 B、尧 C、黄帝 D、炎帝
12、商朝的开国之君是( )
A、桀 B、启 C、纣 D、汤
13、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青铜铸造业
14、晋楚争霸的主要战役是( )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桂陵之战
15、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A、扁鹊 B、屈原 C、孔子 D、商鞅
16、属于孔子政治思想的是( )
A、为政以德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福祸相依
17、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铜钟 B、古筝 C、编钟 D、笛子
18、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19、形成华夏族的主要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黄帝、炎帝、蚩尤部落
20、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誉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大运河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 )
22、学会说话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
23、距今给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24、《道德经》一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
25、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
三、问答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属于哪个学派?这一理论代表哪个阶级?(6分)
②他在哪一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有何历史影响?(4分)
③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需要学习他的什么精神(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上述材料出自哪一著作?这一著作记录了谁的言论?(4分)
②此人生活在什么年代?创立了哪家学派?(4分)
材料中包含了他哪些有益的教育思想?(4分)
28、仔细观察下图。(12分)
请回答:
这幅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2分)
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